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关于中国通信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八大问题

关于中国通信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八大问题

一、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技术和标准问题。通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换代,现在又面临着从窄带数字通信向多媒体宽带数字通信转换的换代。交换从传统的步进制、纵横制模拟交换方式转变到数字程控交换方式,并开始进入综合宽带交换和IP交换方式。传输方式从模拟多路载波转变到PDH光纤数字传输方式,并又从PDH进入SDH、DWDM光纤数字传输方式。移动通信也从模拟移动通信方式转变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方式,并开始向第三代多媒体移动通信方式发展。由于处于移动通信终端手机制造商的上游厂商———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系统产品具有高度标准化的特性,这使得知识产权的问题在移动通信领域尤为突出。如果通信设备制造商在标准中拥有自己的核心专利,即使不拥有全部的专利,也可用自己所拥有的核心专利与其它核心专利的拥有者交互许可专利,得到利益平衡,从而极大地降低专利费门槛。基于上述原因,通信业标准的制定者通常在标准中植入自己的专利,通过对其它使用自己专利的公司、厂商收取专利提成费,获得利润;及在使用他人专利时通过交叉许可的自己专利,减少自身需缴付的专利提成费,从而降低产品成本。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中,由于专利的拥有者远远多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因而专利费用的门槛自然会高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对于通信业不同行业标准的关注、参与乃至抉择,不仅会决定通信行业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命运,也会极大地左右手机制造商的经营发展战略(尤其是公司产品结构的设计和增殖业务赢利模式的选择)。因此,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和标准(自然包括向3G过渡的2.5G)的未来发展方向趋势对于通信公司的经营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事实是2002年10月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就手机的联合推广签订了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兴通信获得了2003年90万的CDMA手机定单。中兴之所以能够取得联通的青睐在于其先进的研发力量和长期对行业标准CDMA2000的关注。在CDMA的研发上,中兴通讯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研发人员,早在1991年就开始了CDMA的预研。1999年11月,中兴CDMA移动交换系统研发成功;2000年6月,CDMA基站系统开发成功;2000年12月,中兴CDMA移动通信系统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入网证,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全套CDMA系统入网证。目前已形成了跨2G、3G从基站、交换主设备,到短消息、智能网、直放站等附属设备,再到手机终端的比较完整的CDMA产品线。 

  国际电联ITU2000年5月5日在土耳其全会上决定的行业标准有由美国提出的MC--CDMA(CDMA2000)、由欧、日提出DS--CDMA(WCDMA)和大唐起草,中国提出的TD--SCDMA 。但目前对于三大各有千秋的行业标准何者能成为主流,局面仍旧扑朔迷离。CDMA2000和WCDMA(包括能向其平滑过渡的GPRS)由于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的支持而走在了商用化的前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却步履维艰。但由于国家政策、市场机制和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下任何定论还为时过早。这同时也意味着哪家手机制造商对于主流行业标准的跟踪研究把握的比较准确,就会在未来的角逐中占据先机。 

  二、关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把握的问题。不争的事实是,尽管国内手机生产商在本土的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的13%一路狂升到2003年的60%左右,但普遍不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芯片技术、软件技术等)。不过,一般认为,国内厂商以后的工作将主要围绕手机的四大卖点展开:彩屏、新通道(GPRS、CDMA1X)、未来的平台(JAVA、MMS、蓝牙)、图像功能(摄像头、图片无线传输等)。但在局势尚不明朗的现阶段,对于起步低、底子薄、规模小、技术弱的国产手机厂商,外形以及实用设计无疑将是凌驾于四大卖点之上的首要任务。在任何时候,技术进步与业务需求都是紧密相连的,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都无法赢得市场。新颖的技术脱离了业务的开拓就无法产生效益,一味地追求业务开拓而不考虑技术的升级进度也很难使服务达到用户满意的效果。对于中国通信公司而言,应集中力量于应用技术和设计层面。比如,对于不做芯片的诺基亚并没有妨碍它成为业界巨头,诺基亚的成功正是以技术为基础,决胜于设计的典范。它力求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精心的设计使产品体现出“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并经由营销手段制造出一种消费时尚。诺基亚每款手机都有明确的市场细分定位,无论是整体风格、造型、色彩,还是显示屏、按键等每一个细部设计,都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极其方便、舒适和易用。而三星手机的崛起同样得益于设计的力量。从某种角度上讲,三星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精致漂亮的外观设计和工艺水平上,而这正是令许多使用者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三、关于WTO和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中国通信公司宏观把握政策和市场的节奏,分析国外移动通信公司的优劣势及可能的战略部署,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先机。如《中欧协议》所要求的: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外资投资移动电话的投资上限为25%;一年后提高到35%;三年后到49%。中国将在入世后三年内开放电信租赁市场,允许外资向中方电信业者租借设备,再向国内外转售。与基础电信服务相比,增值电信服务在政策方面具有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价格自由度大、管理限制少等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一领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业务增长迅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外资自然对其十分看好。但是,根据WTO协议,今年外商只能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不受数量限制地建立中外合资企业,外商股权比例不超过30%;入世后2年,增值服务才能开放扩大至成都、重庆、大连、福州等14个城市,外资股权比例不超过49%;入世后4年,全国开放,外资比例不超过50%。由此来看,外资企业在增值电信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受到较大打压,可能会走“技术换市场”的策略。由此,中国通信公司不仅在OEM、ODM等业务方面同外商合作,也可考虑通过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如组建合资企业)来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关于对主要通信运营商政策和运营模式的把握问题。一般来说,居于通信行业价值链核心地位的是运营商。运营商的政策和运营模式将会极大影响手机制造商的经营战略。2002年联通应用“预存话费送CDMA手机”的优惠行动来争取客户。同时,采用“定点生产”的加工模式。此举使得中兴通讯等厂家益处颇多。据称,中移动将有一个整体GPRS捆绑销售的行销方案出台。东方通信自称拿到了中移动50万台的GPRS手机订单;其后,市场上有消息称,中移动还向诺基亚、索尼爱立信、NEC、松下电器、摩托罗拉等5家手机供应商分批采购了30万台GPRS手机。这些手机可以跳过销售商,直接交给中移动的各省分公司。2003年4月,中国联通新时空即将推出的基于CDMA 1X的一系列无线数据新业务,如:互动视界(WAP)、彩e(多媒体邮件)、定位之星(GPSone)、娱乐空间(JAVA/BREW下载)等多项移动数据业务业正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全国700多万CDMA用户面前。手机制造商如何更好地配合运营商以求实现双赢值得业界思考。中国通信公司需研究主要运营商的政策和运营模式,以期在主推GPRS和CDMA产品时能捆绑销售,事半功倍。 

  五、关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辩证发展的问题。中国著名的通信公司一般远景规划是要成为国际一流的手机供应商。因此,国内与国际市场并举,内销与出口并存必将是坚定不移的中、长期战略。随着众多厂商对行业前景的看好,手机生产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伴随而来的便是产能的过剩。无论是客观存在的国内市场压力,还是主观能动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均要求国内厂商要有出口的方案部署。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手机厂商总销量为11000万台,产销量增长均超过30%,其中出口额约为4500万台。拿TCL来看,2002年出口增长50%以上,远远高于国内增长,且出口占整体销售比例的30%。中国通信公司需了解国内通信行业的优秀企业国际化进展状况,以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六、关于中国通信消费市场主体特殊性的问题。同欧美消费群体重实用适时等消费特点相比,亚洲尤其东亚消费群体偏重于娱乐。如欧美增值业务主要是被满足用户的方便性、实现实时通讯需求的即时短信等为主导,而亚洲国家则普遍在以娱乐功能为主的SMS和移动游戏业务上潜力巨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通信消费市场主体具有特殊性。中国通信公司需对中国通信消费市场主体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使新品的款式外观和设计风格乃至增值业务的开发都具有强大的现实市场价值。 

  七、关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终端“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的问题。国产手机厂商之所以能通过加速新品推出力度,以快制胜,将“速度打击规模”的神话演绎的淋漓尽致的关键因素在于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终端营销网络体系。同跨国公司的代理制相比,国产厂家的省级分销模式更便于其决胜终端。中国通信公司需详细研究国内成功手机供应商的营销网络模式(如TCL、波导等),并结合自身累积的优势平台,以发挥协同和聚焦效应。 

  八、关于整合集团平台资源,充分发挥综合性优势的问题。以“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中国国产手机三大流派中,家电派中的TCL、康佳和通信派中的波导都已经在这一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技术研发上,还是在渠道网络的建设上,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而来自于IT产业的“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优势是综合性的。首先,作为国内IT产业的先驱者,联想多年来在技术上累积深度使其他同行都难以望其项背;而这一技术声誉,又将为联想通过战略技术联盟的国际合作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同时联想的技术积累是在高度竞争的PC本土市场上逐步积累起来的,因而作为技术战场上的逐鹿者,联想具有一个完全市场导向的研发基础。其次,联想基于整个IT产业,其“一环扣一环”的发展思路适合目前产业轨迹发展的需要。出于手机在无线通信的综合终端的位置,联想在其发展道路上对PC、互联网、掌上电脑、数码设备等领域的积淀必能对联想手机产生强有力的支持。这一相关的支持虽然可以部分通过外购(outsourcing)获取,然而作为一个尝试着要去把握产业脉搏、主导发展的企业而言,对特定领域技术特征与需求特征的理解,以及对其长期发展趋势的把握,则是绝不可由大街上买到的。再次,联想具有本身的品牌优势。联想这一协同PC效应的品牌优势,已经在国内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起其时尚而稳重、锐意进取而服务备至的良好形象。这又将是联想手机在新一轮手机换机高潮以及新技术、新机型、新制式的引入中一个极其有利的平台。至关重要的是,从历史经验看来,联想PC的成功在于其管理。作为一个组织整体,联想已经具备了这种综合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和技术路线,管理庞大的营销网络与生产线,整合多行业融合与品牌运营的能力。只有深重的管理能力积累,才能够将以上各种优势整合为胜势,从而建立起一种系统集成的组织能力,才得以在一个动态的、变幻的市场中把握方向。“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需审慎鉴别移动通信同PC、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有力嫁接联想集团在技术、品牌、管理、生产、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趁东风而直上九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