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SOHO创业 - 冯亦代:笑着迎接黑的美

冯亦代:笑着迎接黑的美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这是乙酉年新年的最后一天,就在许多人忙着逛灯市、吃元宵的时候,93岁的冯亦代悄悄地辞别了身边那些曾经与他共沐风雨的朋友,悄悄地飘离了这个他曾经无限眷恋的世界。

  “我以为他会撑过这一次,就像过去那样。ad_dst = 0;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著名漫画家丁聪遗憾地叹息。冯亦代这个有着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的老人,在几十年中,已经经历过七八次中风的考验,然而,每一次他都挣扎着从病痛中爬起来,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一次新生命历程的蝉蜕。

  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导读者,打开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一扇窗子

  朴素,淡泊,真诚,善良,平静,快乐,浪漫……这是他的朋友们对他的共同的评价。

  “1937年我们在香港认识,算起来,我们的友谊持续快70年了。”丁聪回忆当年,无限唏嘘的语气里开始透出丝丝暖意。他们曾经在国际新闻局共事六七年,又在白塔寺做过七八年的邻居,1979年两个人开始为同一本杂志《读书》供稿。冯亦代以朴拙而雅淡的文字,将外国文学的历史与沿革介绍给当时仍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一扇窗子。“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导读者,不厌其烦地引领着人们在书籍间穿行。”基于编辑的穿针引线,丁聪曾经将这些文字中的人物以白描的手法记录下来。每一次不期然的邂逅,每一次困顿中的求助,每一段艰苦岁月的砥砺,使两个人结下了诚挚的友谊。上世纪70年代,丁聪曾为冯亦代画过一幅漫画式的肖像,冯亦代“叹为观止”,常常捧像大笑。“现在,只能在画像上见一见老朋友了。”丁聪黯然地说。

  与冯亦代同庚的著名书法家、美术史专家黄苗子与冯亦代有着迥异的性格、相似的经历,两个人虽不在同一个领域,但常常相谈甚欢。从敌占区的枪林弹雨,到“文革”中的噤若寒蝉,两位老朋友在风风雨雨中相扶相持着一路前行,相通的心不用手臂就可以相拥。“我们两个同龄的老家伙,从年轻时候就约好了,每年都要在一起过一次生日。”可是,60余年过去了,这个并不奢侈的愿望只实现了两次。

  相见时难别亦难。“最后一次见到亦代,是在他的北京小西天‘七重天’书斋里,那书房又狭小又逼仄,书高高地垒了四壁。”可是,就在这样一个房间里,他平静而勤奋地创作、翻译,并以此为乐。

  他以飘逸的性格和卓越的见识,照亮了后来者的征程

  以着这样平静而快乐的心境,以着这样积极而稳健的姿态,冯亦代一直活跃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从无退缩。1938年,冯亦代在香港《星报》任职,此后参与创办和出版《中国作家》、《耕耘》、《电影与戏剧》、《人世间》等,他在新闻出版方面的卓越见识使得他成为中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

  冯亦代在翻译界也享有盛名,素以选题严谨、译笔简洁准确著称。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开始从事文学翻译,曾翻译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成为最早将海明威介绍到中国的翻译家之一。在以后的日子里,冯亦代相继翻译过毛姆、辛格、法斯特等人的作品。他的许多文章后面,都会注明“写于听风楼”。在这个位于北京三不老胡同的狭小破败的小屋里,不知他曾经听到过多少个日子的风声雨声,这样的老人,心绪早已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境了吧?

  “冯亦代的去世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法国文学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说。尽管没有机会与冯先生说过一句话,可是在许多次会议上,冯亦代矍铄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他。“冯先生以其飘逸的性格和卓越的见识,填补了我们这一代乃至许多代人的心灵空白和文化沟壑。当年‘钻’进冯先生的书中‘恶补’的情景好像还在眼前。”余中先说,他现在从事的,正是冯亦代未完成的事业。文化的交流与延续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余中先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做一个冯先生那样的薪火传递者。

  冯亦代一生热爱生命的色彩,但平静地对待生命的逝去。晚年,他曾对友人说,“我还想修改我的遗嘱,加上:我将笑着迎接黑的美。”他离去时,北京的夜空飘起漫天大雪,飞扬的雪花如无数精灵的双手,托举着一个作别的生命。

  冯亦代,原名冯贻德,1913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翻译家、作家和编辑出版家。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代表作有《书人书事》、《八方集》、《漫步纽约》等,译作有匈牙利海依·尤利乌斯《生活的桥梁》,英国毛姆《毛姆短篇小说集》,美国霍华德·法斯特《萨科与樊塞蒂的受难》、海明威《第五纵队及其它》等。

  

  


SOHO创业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SOHO创业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