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快讯 - 追踪中国第一代打工仔

追踪中国第一代打工仔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跨出家门翻过大山,到沿海“花花世界”闯荡的第一代打工仔,到现在已奋斗了十多年,当年“勇吃螃蟹”的这群人现在如何了?是挣了钱改当起了老板,还是继续打工生涯?或者干脆回家固守“安乐窝”享起清福?趁春节部分民工返乡团圆,记者在开县一偏远山村进行了实地采访。
 
     一年复一年打工者的命
 
    大年初六,历来是民工出门远行的良辰吉时。鸡叫两遍,屋外漆黑。“牛二”轻脚轻手起床,床上熟睡着他不满三岁的娃儿。灶屋里,年近六旬的老母亲将炖了一夜的猪腿摆上饭桌。牛二扒拉几口红苕饭,嚼了一砣猪腿肉,把前夜里准备的行囊甩在肩膀上,“奶子(记者注:重庆部分农村对母亲的称呼),我走了,娃儿还是交给您哟”,牛二又“跑江湖”去了,一切显得很自然。
 
     牛二,大名李良呈,开县岳溪镇野池村大坡岭农民,1989年只身前往福建泉州、晋江、石狮等地打工,迄今12年有余,在当地打工者中算是一“老麻雀”。前几年结婚后,他老婆也跟随出外打工。
 
     大年三十深夜,牛二一个人回家,初二到初五,看过家人,拜了祖坟,初六离家,重演10年前那一幕。因需走山路才能赶上惟一一班中巴车到万州(然后坐长途车到福建),又担心娃儿醒了父子分别让人难受,他特意起了早床。
 
     十多年来,牛二的打工日子很单调:隔两三年回家“晃”一趟,俨然一个客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曾生他养他的大坡岭已成为牛二的“暂住地”,而福建等地则已成为他的“根据地”。
 
     野池全村除几个在校学生,几乎全部外出,村里仅剩老弱病残及小孩。开县当地媒体称,全县50岁以下农民外出务工达80%以上。
 
     百亿血汗钱 民工怎么花
 
     第一代打工者拿回来的白花花的钞票,带动了山区更多的民工走出去。应该说,山区老百姓生活改观,多亏了这些打工者。当地媒体最近报道,据邮政银行部门统计,该县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寄回现金13.6亿多元,近10年来,累计寄回现金逾100亿元。
 
     这可是个大数字,民工们是怎么花掉这巨款的呢?
 
     据了解,打工仔人均年收入在万元左右。照此计算,第一代打工者目前应有近10万元存款,但在记者 采访的野池村,拥有10万元存款的打工者极少。
 
     大坡岭打工者王兵的个案很有代表性。王兵,1990年到陕西打工,后又到深圳、浙江、福建等地。他接受采访时称,一年下来,生活开支算一砣,回家往返差旅费要遭七八百,再加上给亲戚的“意思意思”。万把元辛苦钱剩不到五千。
 
     一年就算存下五千,三四年下来,还得将以前的老土墙屋换成青砖黑瓦,只建两层小楼,缩手缩脚至少也要三四万,还得东拉西借才“搁得平”。随后几年,又要为这房子“牺牲”了还账、添砖加瓦,还别说装修……
 
     账还清了。没娶老婆的光棍、未嫁人户的千金,得考虑个人问题。一方的村民都晓得在外面好挣“大钱”,婚事办得寒酸要遭别人说一辈子,“在这方面,农村是有讲究的,没有万把两万元,架不起势”,王兵说,就为娶媳妇,他整整准备了四年多。
 
     修房、还账、婚嫁就消耗六七年打工心血。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房子也修了,老婆也娶了,还是买个21英寸的彩电来看看吧,尽管没装闭路线,安个室外天线总能收到几个频道;要是再能买个VCD,隔三差五放点“妹妹坐船头”的流行歌更“洋”……王兵今年出去就是为了这个。
 
     老百姓的账有数算,打工者的钱有处花。看来,100个亿不是什么大数字。
 
 我辈文化亏 不能代代吃
 
     众所周知,打工者在外挣钱很艰辛。寄人篱下,绝非像在家里种庄稼一样自由:工作时间长,还得处处受气,无端克扣工人工资,凌辱打工者等报道并不少见。既然如此,打了十多年工的缘何还一如既往?照说,十来年也挣回不少些钱,莫非就没想到要搞点其它“明明堂”,比方说投资或学门技术再去精打工?
 
     以牛二为代表的第一代打工者的回答依然是打工再打工。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很多人还认为自己就是打工的命,但后来发现当地部分有点知识的人,借打工仔的钱去投资、去学习,又发了财,“牛二”们才醒豁过来:根子还是文化低、没“脑壳”。
 
     第一代打工者们称,他们多在沿海一带私营企业从事简单工作,既没学到值钱的技能技巧,收入也上不去。说到学习,“我一个‘大脑粗’,咋学?”;这批人更不愿拿钱搞投资,“哪个敢把钱拿去‘打水漂’?”据了解,这批人中很多小学都未毕业,有的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让人寒心的是,作为开县最偏远的野池村,以前虽有较好的学堂,但最近几年不知啥原因,学校办垮了,村里的孩子前几年要不走老远上学,要不就呆在家里帮老人割牛草。
 
     文化亏不能一代代吃下去。不敢投资生意的打工仔和村民们终于醒了。去年,野池村和邻近的花园村达成协议,两村合办一所像样的学校。村民人均出资10多元,加上有社会人士捐资,偏远山村有了一所现代化的实验小学。该校拥有几十台多媒体电脑,每间教室配有彩电、VCD、幻灯机,学生电脑、英语都可学习,享受上了城里的教学条件。
 
     学校周围的一棵棵小水杉树正茁壮成长。
 
     打工成老板 百里难挑一
 
     第一代打工者中,多数人年复一年地打工,一女子却率先跨出“投资”一步:将打工积蓄悉数投资,在家乡搞了一个“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项目,专门生产绿色反季节蔬菜。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该项目初见成效,近期她还将扩大规模。在当地近百名第一代打工仔中,她是惟一“升级”到老板的。
 
     这位打工老板叫李华美,高中文化,家居开县岳溪镇安坪村,与“牛二”家只有几条田埂的距离,属坎上坎下的邻居。1998年,李前往深圳在一家小厂打工,当初月收入仅500元左右。1998年,带着打工积蓄她回到故土。
 
     是继续外出打工还是留守故土谋发展?她选择了后者。干啥好呢?这很难:开个杂货店?一来村里数家杂货店早已打得阵仗翻天,二来本人对百货生意经摸不到谱;要不去县城进电大?岁月不饶人,李觉得已经过了读书的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茅塞顿开。一天,李在电视中发现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一则招生简章,面向全国函授教学。这好,在家里就能学技术。李花了近千元资料费后,开始了学习。
 
     两年后,李认为学到“东西”了。2000年12月开始实施项目:在离集镇不远的地方租了3亩田,投资3万元,搞了三个塑料大棚,专门种植辣子、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
 
     李介绍,这项目不需要土壤也不施化肥,是绿色无公害食品,一亮相就受到市民青睐,尽管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三分之一,但销路很好。目前虽只出了一季蔬菜,便轻松赚得3000多元。
 
     李对投资充满信心:今年她将扩大规模,还会请几个“丘儿”。
 
     事后,李道出她当初为何放弃打工挣钱而选择创业的想法:“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外面漂泊打工,总要落地生根嘛。”这想法不得不让如今仍战斗在打工前线的第一代打工“大老爷们”汗颜。
 
创业快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快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