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经营运作 - 企业发展的“醍醐”之言

企业发展的“醍醐”之言

  去年11月5日至7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清华大学礼堂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企业发展创新管理论坛。魏杰、茅理翔等六位学者和企业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讲演,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意义及方式和方法,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的MIA学员受益匪浅,本人认为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明白一个道理:多元化并不适合所有企业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很多人和企业把“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这句话奉为真经,许多企业把多元化定为企业发展战略核心。虽然也不乏成功案例,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是被多元化拖进泥潭。在本次论坛上,深圳大学传播系主任余明阳教授明确提出:多元化对中国企业的伤害最大!   余教授分析多元化发展思想滋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太有钱时容易多元化。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一批寄生在主业上的产业就随之而生。之所以会出现寄生型产业,和企业决策者的意识有直接关系,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总怕钱被别人赚走了。一想到要支出大量的招待费,就自已投资建酒店;一想到要支出大量的广告代理费就自己注册广告公司……。结果往往是“主业一感冒,附业就咳嗽”,主业一倒,寄生型产业也立刻土崩瓦解;二是钱难挣时容易多元化。很多企业往往都是一旦遇上困难就开始怀疑自身是否选错了行业。开始盲目地进入其它所谓赚钱的行业,殊不知其它行业也同样是暗礁密布。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多元化发展的误区呢?我认为从平时人们常说的两句话里就可以找到答案。“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儿”,不要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独食少吃,有钱大家赚”,在适当时候要慷慨一把,主动让出自身核心竞争力之外的行业市场。   增强一分信心:民营企业天地春意正浓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教授在讲演中就有关非公有制经济作了深刻的论述。其中有关发展非公有经济的10个要点犹为精彩。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不在这里一一列出,重点把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地位和增强民营企业自信心的两点列出来。那就是:   承认非公有经济的各种正常收入,提高非公有经济的社会地位。过去那些由认为民营企业“为富不仁”到产生“打富济贫”的仇富心理要逐渐淡化;   非公有经济未来的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今后,民营企业投资方向不会局限在仅有的几个行业,许多行业将打破国有企业甚至政府一统天下的坚冰,供民营企业驰骋的天地将会更加广阔。魏杰教授特别指出“科学实验室经济”目前还基本是空白,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大胆进入。   魏教授还就“如何对待钱”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对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了几点宝贵的建议:   有财富不能忽视法律。我们回顾一下曾盛极一时的天津大丘庄“庄主”禹作敏的人生经历就可以深刻地领会这一点;   有财富不能无视人权。这点给那些一味赚钱,不顾员工尊严,不顾员工的身体健康,甚至不顾员工的生命的企业家敲响了警钟。   还有例如“有财富不能无视社会责任、有财富不能无视道德,有财富不能忽视学习”等,无不是开给企业家的妙药良方。特别对于锋芒初露,风光初见的企业或个人都不无裨益,值得每位欲立志成就大业者牢记。   找到一济妙方:“三品合一”构建一流品牌   品牌是当今经济、商务领域内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导入品牌战略、创立品牌体系等成了当前许多企业领导人常挂在嘴边儿上的话。有关品牌的论述是各说一端,有关品牌的定义和内涵也是众说不一。在本次论坛上,宁波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先生给品牌作了比较恰当地解释(至少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那就是:品牌最大的特点是“三品合一”,就是说“产品、人品、企品”三者有机地结合,才是真正的品牌。   我认为茅理翔先生这种品牌要素排序方式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因为做产品开发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市场需求。只有在市场需求大的情况下方可投入生产,在生产阶段则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优良。有了上等的产品,在把产品变商品,即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后,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对商品或企业产生忠诚度呢?这就需要提高服务品质了。对于整个品牌系统来讲,实现成功营销只是完成了其中一步。通过成功营销,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商品价值的同时,又真切感受到企业的真诚,从而树立起对企业的好感度和忠诚度,这时,企业的“企品”也就确立了。支撑产品和企品的则是人品。人品包含什么,包含人的素质、人的形象、人的责任感、人的驾驭市场能力、人的学习创新能力。人的素质不高也很难有好的产品和服务。   从产品、企品、人品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不可孤立地去理解其中一个而忽视另两个。在实际执行中,也不可能按时间顺序先完成其中一个后,再去完成另一个,而是齐头并进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品牌体系。   发现一个问题:企业如何应对媒体   在本次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颖的课题——企业如何应对媒体?通过李教授深刻地讲解,使我们真正理解了媒体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在当今社会,企业处于各种媒体的重重包围之中。对于企业来讲,媒体绝对是一把双刃剑。在目前一切都呈跳跃式发展的大环境下,媒体可以成就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同时也可毁掉一个企业品牌。企业和媒体关系处理得好,二者就会良性互动。反之,则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打击。为什么呢?我们看一看完全市场运作化的媒体生存规律就知道了。媒体的生命规律一般是“靠新闻吸引读者,靠读者群支撑影响力(发行量、收视收听率、点击率),靠影响力拉动广告量,靠广告量保证生命力”。为了俘获读者的心,为了保证足够的广告量,媒体一般都会挖空心思去寻找,甚至刻意制造各类新闻事件的。懂新闻人都知道,社会类新闻为媒体赚取的就是媒体的影响力,而经济类新闻往往还能给媒体赚回数量可观的钞票。所以,处于经济类新闻前沿地带的企业新闻是众多媒体追逐的焦点。在媒体市场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不讲职业道德的媒体在利益驱动下完全会做出有损企业形象的事。并且,这些媒体极擅打法律和新闻的擦边球儿。不用正面抨击,仅靠玩文字游戏就足以让企业形象“体无完肤”。社会上曾流行“防火防盗,防某某‘报’”的说法,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这一切启示着每个企业要慎重对待媒体,也由此引出了新的管理课题——企业声誉管理。所以,我们必须站在企业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看待企业声誉问题,看待企业与媒体的关系。
经营运作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经营运作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