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下岗女工张慧创办老年公寓的故事

下岗女工张慧创办老年公寓的故事

  8月23日,雨后的哈尔滨阳光格外灿烂,清新的空气里弥散着丁香花的香味。记者来到位于市道里区地德里3街区302栋一楼的抚顺社区康乐老年公寓,寻访一个普通下岗女工的创业历程。

  “慧儿呀,有客人找你。”坐在门口晒太阳的一位白发老人冲着屋里喊。

  “来啦来啦。”随着嗓音嘶哑的应声,满脸笑容的张慧出现在眼前,浑身上下透着东北妇女的麻利劲儿。

  今年43岁的张慧原是哈尔滨龙江仪表厂的一名劳资干部,1998年下岗后,尝试过好几种职业,最后白手起家创办起老年公寓。如今,康乐老年公寓已拥有400平方米的房屋使用面积,接收了54名老人,吸纳了12名下岗女工。靠真情优质的服务,康乐老年公寓有了知名度,慕名而来的老人挤满了这里的每一个床位。

  老年公寓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朴素整洁的客厅里、房间里,老人们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读书报,有的在打麻将。服务员们穿梭其间,端茶送水,伺候着老人。

  “我来这里3年多了,一点儿也不想家。慧儿懂我们老人的心,我哪儿也不去,这辈子就呆在这儿了,就让慧儿送我的终。”87岁的富静儒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

  坐在老人的床铺上,记者听张慧讲述艰难的创业历程。

  残疾人都不依赖政府,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我一个健全的人怎么就不能干出一番事业呢?”

  1998年春天,张慧和同单位工作的丈夫双双下岗。家有一个正上初中的孩子,两边的老人都已年迈。失去了生活来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张慧心乱如麻。

  一天,张慧在街上瞎逛,看到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摆地摊,尽管动作不方便,他还是不厌其烦地调换各种商品,让买者满意。这一幕触动了张慧:一个身患残疾的人都不依赖政府,努力凭借自己的双手靠劳动吃饭,我一个健全的人怎么就不能干出一番事业呢?

  张慧开始振作精神找工作。经朋友介绍,她跑长途客运,跟车买票,可刚干20多天,就让人家给辞了,说她太实在影响生意。她到服装店学习服装加工,又因本地服装竞争不过南方来货只好罢手。在一年时间里,张慧先后干过很多工作,最后的结果还是失业,但她没有失去信心,仍在苦苦寻找创业的机会。

  1999年初的一天,张慧的一位老同学的母亲去世。老人因患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家属雇了一个小保姆全天护理。小保姆想家心切偷跑回家,回来时发现老人倒在床下已经咽气。老同学对张慧哭诉,要是附近有个养老院该有多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张慧心里一动:在社区里办个托老所,把老人们集中起来护理,既解决了一些家庭的后顾之忧,自己的工作也有了着落,岂不是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她找到抚顺街道办事处再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范志荣,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讲了出来。范志荣高兴地说这个主意不错,表示支持张慧办托老所。

  张慧兴冲冲地回家告诉丈夫,谁知却遭到了他的反对。这时,她丈夫已经找到了司机的工作,每月能挣1000多元钱,不想让张慧干伺候人的活儿,说吃苦受累太遭罪。

  张慧生就个犟脾气,认准的道儿九头牛也拽不回。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租下了一个35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添置了床、被褥、小柜和厨房家什,把家里的冰箱、彩电、桌椅也搬来了。张慧自己给托老所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康乐,含意是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幸福晚年。

  1999年4月,康乐托老所热热闹闹地成立了,区民政局长亲自给张慧送来了营业执照和牌匾,鼓励她好好干,给下岗职工带个好头。

  开业3个月,康乐托老所没收到一个老人,真急人呀。张慧跑到一家养老院去取经。真巧碰上一个人来打听收不收瘫痪老人,这家养老院表示不受,张慧立即表示愿意接收。

  康乐托老所入住的的第一位老人叫刘徐氏,已经111岁了。张慧欢天喜地地把老人迎进了屋。老人已经五世同堂, 子孙后代来了十几个。老人浑身无力,刚一进门就要小便。张慧原以为家属能示范一次,自己学着就会伺候了。万没想到家属马上让她拿尿盆接尿。十几双眼睛盯着她,张慧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从门口到床前只有几步远,可她觉得是那么的长,她强忍住委屈的泪水,脸上挂着笑,端着尿盆走过了漫长的几步路,从一个劳资干部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托老所服务员。

  几天后,张慧迎来了第二位老人。她72岁了,患有糖尿病、轻微老年痴呆症,有屎尿偏不说,拉在裤子里,还抓起来到处扔,到处抹,熏得张慧直呕吐,吐完了还得把弄脏的墙、床等擦干净,还得给老人一点点洗干净。张慧一边洗一边掉眼泪,心里头有一万个声音在喊“我不干了”,“不遭这个罪了”,可是一想到有那么多人在看着自己,一想到失业的日子,张慧就对自己说:张慧,你可得挺住啊。

  创业的第一步就是这样艰辛。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把老人当亲爹妈伺候,老人   就会把你当亲闺女疼。”

  张慧给自己的服务定了个标准:儿女做不到的我必须做到;儿女做得到的我必须做得更好。

  35平方米的房子容纳了7位老人,大屋住4位生活能自理的,小屋住3位瘫痪的。最初,张慧雇不起工,只好一个人伺候7位老人。白天,她为老人们擦洗身体,接尿接屎,洗衣服,做饭,累得喘不过气来;到了晚上,她怕闹钟叫不醒,没法给老人翻身、接尿,就多喝水,强迫自己一个小时起来一次,察看老人的情况。平时,膳食做到天天不重样,做鱼都得把鱼刺剔干净。

  有一次,张慧发现徐大娘经常把一件蓝毛衣拿出来看着、摸着,就是不穿。张慧好奇地问,徐大娘说了实话:“这是我儿媳妇亲手给我织的,领子太高,磨肉,没法穿。”张慧心里嗔怪:这儿媳妇也太粗心了。嘴里对徐大娘说:“徐娘,我拿回去给改改,保您穿着舒服。”张慧挤时间改好了毛衣,徐大娘一试合适舒服,高兴得不知说啥好,恨不得天天穿着这件蓝毛衣。余大娘患有类风湿症,脚关节变形,穿不了买来的鞋,儿子在北京给娘定做了鞋,还是不合脚,只好老穿着一双大拖鞋。细心的张慧给发现了,比着余大娘的脚,用弹力毛线等材料特制了一双鞋。余大娘几年来第一次穿上了合脚的鞋,逢人就说:“慧儿闺女真贴心,比我亲闺女对我还好。”

  为了晚上照顾3个瘫痪老人,张慧在小屋搭了铺板。可是这样,小屋门就得敞着,电视的声音又影响老人休息,她只好在床底下打铺睡觉。这天,张慧刚把被褥整理好,就听到电视的声音停了。不一会儿,门被推开了,4个老人把脑袋探进来,看到张慧在床底下铺被,老人们一声不响地走了。张慧纳闷,追过去一看,4个老人都在掉眼泪,忙问:“这是怎么了?”老人说:“慧儿呀,你真是太苦了,白天黑夜伺候我们,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觉,还睡在床底下,这叫我们心里怎么过意的去呀?我们几个商量好了,明天就让儿女们给你加钱,让你找个帮手。”

  有一天正下雨,白淑芹老人发高烧了,张慧请来医生看病打点滴。医生走时忘了拿钥匙,张慧拿起钥匙追出门去,回来时看到的情景使她惊呆了:只见 93岁的宋秀华在帮她扫地,83岁的宋秀英在帮她洗碗,80岁的齐凤兰在给白淑芹喂饭……

  一股暖流涌上张慧的心头。这一刻,她在心里发了誓:这辈子就交给养老事业了,一定要像亲闺女一样伺候好老人,把康乐托老所办出个样来。

  “我最大的成就感在于用真情感化了丈夫和女儿,使他们从反对者变为我事业上最重要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日积月累的真情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张慧对老人体贴入微的照顾,使老人和家属特别满意,一传十,十传百,康乐托老所的名气越来越大,要求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在家属们的催促下,张慧集资上百万元,买下了3套房子,康乐托老所扩建成了康乐老年公寓,还增加了日托、临时托和节日托等项目。张慧陆续聘请了12位下岗姐妹当护理员,帮助她们走上了再就业之路。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功的张慧,先后被授予“市劳动模范”、“省巾帼社区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再就业明星”。

  面对这些荣誉,张慧却说:“我最大的成就感在于用真情感化了丈夫和女儿,使他们从反对者变为我事业上最重要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对丈夫和女儿,张慧一直心怀内疚。自从迎进第一位老人后,张慧全身心扑在老人身上,3个月没回一次家,无法照顾女儿。有一次,丈夫不在家,女儿打来电话说浑身发冷,难受极了。当时,张慧正在给老人包饺子,就告诉女儿先吃点感冒药。等忙完了才想起给家里打电话,可没人接。张慧慌了,连忙赶回家,女儿已发烧得不省人事。她急忙把女儿送到医院,医生责备她:“你早干什么去了?孩子得了急性腮腺炎,发烧都42度了。”张慧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丈夫和女儿认为张慧太狠心,扔下他们不管,很长一段时间不愿理她。张慧默默忍受着,心里想:总有一天你们会理解我的苦心的。一天,张慧好容易抽空回了一趟家,她想好好表现一下,收拾干净房间后,她做了丰盛的一桌菜。谁知丈夫回来后却说:“你身上的味儿真难闻。”女儿的话更是直截了当:“妈妈你真臭。” 爷儿俩竟然扔下她,上外面下馆子去了。气得张慧大哭了一场。

  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冷战“局面。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张慧给丈夫打电话,说实在没时间去买面,请他送一袋面来。丈夫扛着面袋子一进门,就被老人们围住了,这个帮他掸雪,那个帮他脱帽,宋大娘更是把他的双手掖进怀里暖和,嘴里说着:”姑爷,你可真有眼力,娶了慧儿这么好的媳妇。”老人们七嘴八舌,把张慧夸成了一朵花。

  事后,丈夫对张慧说:“我长这么大,也就我妈用怀暖过我的手,这些老人的心真让人感动。”从此往后,丈夫往托老所越跑越勤,引得女儿也总往这儿跑。有一天阳光很暖,女儿放学来到托老所,看到一个老人坐在床上,就问:“姥姥,你怎么没出去晒太阳啊?”老人回答说:“我是想出去晒太阳,可看到你妈累成这样,就不想喊她扶我出去了。”女儿的眼睛浮起了泪花。“姥姥,让我扶您去晒太阳吧。”

  张慧与老人们的真情交融彻底感化了丈夫和女儿。如今,丈夫已经辞去了原来的司机工作,来到老年公寓为老人们做饭,当上了“后勤部长”。女儿今年考上了哈尔滨卫生学校学护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说学护理就是想毕业后帮妈妈把老年公寓办得更好。

  “我现在干得还是很累,但我是个幸福的女人。”张慧说,“可当初做梦也想不到,我的梦想会在养老事业中实现。”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