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案例 - 而立之年:纤纤麻竹打造成功人生

而立之年:纤纤麻竹打造成功人生

    如果你在人生旅途上一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国营有企业总经理的宝座,却在你人生最得意的时候,突然遭受到破产、失业的“重创”,你是一蹶不振,还是重振旗鼓?作为一名“败军之将”,在重新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之后,你是否又愿意“屈尊”到农村去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呢?在贫瘠的土地上,你还能播种什么希望?

    人生豪迈:而立之年成了国企老总

    刘强今年42岁。1981年刘强高中毕业参加了招工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母亲所在的单位西南医疗器械厂录取。可一向喜欢自由的刘强到该厂上了一天班就不想去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在那儿上班很不自由,工作时间满满的8小时,地点又在车间内,整天又与铁砣砣打交道,不习惯。” 不久,国家出台了企业干部可以提前离休,孩子顶替父母的政策,抓住那次机会,刘强便顶替父亲到了内江市木材公司上班。木材公司是一家创办于50年代的老国营企业,有400多名职工,主要从事木材营销工作,效益颇好。刘强到公司上班不到半月,便被派往外地出差采购木材、松香,到外地出差,尽管很辛苦,但刘强喜欢,因为他觉得这份自由的工作很适合自己,所以,他工作起来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几年下来,精明能干的刘强已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利润,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由于业绩突出,1993年,尚不满30岁的他便被公司破格提升为副总经理,这在当时整个四川省国有企业中,都是极为罕见的。1996年,他又被上级委以重任,提升为木材公司总经理。成了企业法人,刘强便按照自己的思路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和调整,让企业更加充满着活力。但三年之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加之该公司是50年代的老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多,包袱沉重,真的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此种情况下,刘强还是一边带领公司艰难地向前发展,一边理顺公司的财务和内部情况。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垂死挣扎”,但公司的状况依然一天不如一天,职工们大都不得不被放假回家休息,有时甚至连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发放都不能及时兑现。面对此情此景,刘强悲在心头。在他的内心里,是多么希望自己的职工们生活条件能好一些啊!

    2000年,木材公司已无回身之力,刘强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公司只有宣布破产,才是唯一良好的出路。是年9月,内江市木材公司宣布正式破产,刘强和他在木材公司上班的妻子陈莺双双成了下岗工人。

    就业无门:国企老总走投无路当竹农

    刘强从一名曾经风云一时的国企总经理成了一名无业游民,昔日的辉煌和今天的落魄,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他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好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极端的郁闷和烦躁之中,觉得羞于见人,所以总是长期把自己关在屋里,足不出户,就连一些老朋友叫他喝茶,他都觉得没有脸面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全家人的生活开支就靠国家补发给他和妻子的失业保险金过活,尽管省吃节约,但日子还是越过越艰难,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全家人一个月都难得吃上一回肉。面对全家人都无经济来源和困窘的生活现实,刘强不得不思考自己:“难道就这样一辈子呆在家里不出去吗?没有了收入,一家人怎样生活?”

    去劳务市场找工作的失败,让刘强处于倍感迷茫和深深的痛苦之中,夜深人静时,他躺在床上不断问自己:“我的出路在哪里?”

    2001年春节后,一位朋友见刘强一家过得很艰难,便向他建议,在内江市区开一家小餐馆,肯定能赚上钱。在朋友的帮助下,夫妻俩又拿出了最后所剩无几的失业保险金,投资于餐馆。餐馆很快开了起来。在餐馆,刘强洗碗刷筷,端盘子抹桌子,什么脏活都抢着干,跟一个勤杂工没有两样。由于以前从未下过那样的体力劳动,一天下来,常常累得他筋疲力尽,没几天人也瘦了一大圈,妻子陈莺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想起丈夫过去的辉煌,而今却是别一番落魄的景象,陈莺便禁不住泪水盈眶。不过,开业前两个月,生意还较好,挣了4000多元,夫妻俩高兴极了,但不久生意清谈,有时一天难得开张,刘强见势不妙,便将餐馆处理给了别人。第一次创业,尽管时间短暂,但小小的成功却给了刘强自信的信心,同时,他面子思想也不那么严重了。

    不久,刘强听朋友说开出租车能赚钱,所以他很快筹措了几万元购置了一辆夏利车跑出租,没想到,还未跑上三个月,就发生了两起事故,让他赔了1万多元。没几天,刘强将出租车折本卖了。就在他将出租车卖出不到三个月,随着内江的开发,内江市出台了出租车限量和有偿使用的拍卖政策,一夜之间,出租车的价格陡增值近20万元,这让刘强失去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也就在刘强变卖他在内江的出租车不久,他又听说四川省达洲市的出租车还未封户(限量),据说等半年后,当地就要封户。如果这样,出租车价便会像内江的行情一样陡增,带着这样侥幸的发财心里,刘强借款和几位朋友共同投资8万余元在达洲市购置了两辆出租车又开始跑出租,以等待半年后的封户。结果,半年过去,“风声”一点没有,又等了两个月,仍然没有好的消息,刘强和朋友便觉得这次又扑了个空。迫于现实的压力,他们又将出租车打折处理了出去,让他追悔莫及的是,出租车刚处理不到两个月,一个让他十分遗憾的消息传来,达洲出租车进行封户,出租车的价格陡增值15万多元,刘强又一次与发财的机会擦肩而过。

    2002年,适逢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在内江推行,尤其是鼓励大家搞生态林的政策(当时,如果搞生态林,国家就会补助每亩300斤粮食、20元钱、50元种苗费,而且连续补助8年,农业税全免),深深地吸引了此刻在事业上一筹莫展的刘强。可是,他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回到农村去,一定会遭到别人耻笑。

    还好,一位在林业局工作的朋友得知刘强有这一想法和抱负时,不仅支持他,还积极主动地向刘强推荐种植巨安杨树(这种树原料用于生产木地板、造纸等)。但刘强了解到,这种树成材发挥经济效益至少也得8年时间,那是怎样的一个漫长过程!刘强希望自己的投资项目既符合国家政策,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效益。朋友见他对种植巨安杨树无兴趣,又给他推荐种植花草,可种植上规模的花草,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加之内地花草种植基地也较多,于是,这一项目又给泡汤。

    种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刘强又一次处于深深地忧虑之中。就在刘强一筹莫展的时候,机遇终于悄悄地靠拢了他。那天,刘强的一位朋友,在街上碰到刘强,热情地邀请刘强到家中做客。吃饭的时候,刘强被一盘味道奇特的菜吸引住了。朋友告诉刘强:“那是我专门从广东带回来的麻竹笋,因为内地没有,而我又喜欢吃,所以带了一些回来。当然不可能带得太多,因为价格贵着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强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可不可以种麻竹致富呢?

    刘强一离开朋友家就迫不及待直奔网吧而去。在网上查得麻竹确实是好的种植项目:产量高,技术含量低,见效快,当年种植,第二年就见效益,第三年就进入丰产期;而且麻竹全身都是宝,连竹叶都可以卖钱,尤其是竹笋在当时的市场上。并得知当时只有广东的英德市才有麻竹市场,而且台商还在当地办了四个加工厂,生产出来的竹笋成品几乎全部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

    天宽地广:小小麻竹撑起人生“第二春”

    从英德回来,刘强就着手跑土地的事情,虽然农村的土地被大量闲置,但要找到自己的一片理想之地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刘强搞的不是小作坊式的经营,他要搞集中规模式的生产,这样才有出路,要搞集中规模式的大片生产,需要的是大量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还要集中,靠近公路边,便于交通运输。

    正是基于这些条件,刘强那段时间天天跑乡下,为了节省路费,他每天总是很早起床,走路去乡下,他几乎跑遍了内江市两县两区的20多个乡镇,由于每天跑四五十公里,所以鞋都走烂了好几双,脚也被磨破,鲜血直流,并且还走变了形。有时候,看上了块土地,结果对方条件苛刻,一点也不作出让步,刘强便只好另谋一方;有的前一天说好了,等第二天签合同时,对方又变了卦……就这样,在反复的挫折与艰难中,刘强最终把自己的理想之地锁定在了东兴区双才镇,当刘强来到双才镇与政府有关领导谈及自己的想法时,得到了镇领导的热烈欢迎,并很快达成协议。

    与镇上领导达成了协议,并不是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艰难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土地毕竟是国家承包给了当地农民,只有把农民说服,把土地拿出来,这才算真正的解决了土地问题。为了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他主动与农民签订了土地及管理合同。

    土地问题解决后,投资资金又成了刘强面前的一大拦虎路,由于决心已定,他便四处求借,甚至不惜高息贷款。贷款问题解决后,刘强便开始按部就班地引进种苗,然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双才镇种植下了1300亩麻竹。种植1300亩,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所以刘强便雇佣当地农民种,还自己亲自动手。为了更好地管理麻竹,刘强从城里搬到了乡下,当起了真正的农民,每天起早贪黑,给竹苗浇水、松土、施肥,日夜奔忙在田间小道和黄土荒山上,即使下雨的时候,他都会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去看看竹苗被风吹倒没有。

    麻竹在刘强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起来。2003年6月,刘强开始收获麻竹笋。这时候,他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从6月份到10月份,是麻竹笋的生产期,而且每根麻竹长得很快,从幼笋出土到收割,也就4~5天,如果超过了6天,竹笋就会老化,肉质粗糙,即使收割下来,也很难卖掉,所以,在这收割的季节,刘强每天都是租用五六辆大卡车到基地将竹笋运输到成都、重庆等地的食品厂。由于签约的供货量有限,而土地上的竹笋又不断地生长起来,到最后,土地上长出的新笋看着看着就长成了老笋,这让刘强十分着急。这时候,刘强想:何不将剩下的麻竹笋背到本地的市场上去推销,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些损失。

    由于本地人从未吃过麻竹的笋子,所以,刘强便制作好了宣传单,并叫自己的弟弟、妻子、年迈的母亲、聘用的工人还有自己用背筐背着竹笋到内江的一些市场上去叫卖,向顾客介绍麻竹笋的鲜嫩可口和绿色环保。与此同时,刘强还到内江各大酒店、宾馆积极推销自己的产品。这样,总算给他销售出了一部分,免去了一些经济损失。

    尽管损失不少,但第一年,刘强还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竹笋2003年产量就高达300吨,实现产值20多万元。

    2003年,刘强利用所赚的资金,又租用了土地2721亩,投资40余万元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2004年,刘强在2003年的竹笋销售中吃一堑,长一智,在竹笋收获的前几个月,他就着手跑销路,与此同时,他还根据麻竹笋易老化的特殊性,投资15万元办起了麻竹笋加工厂,并开发了笋衣、笋尖、笋筒、笋丝、横切等系列产品,对笋产品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了实现麻竹这一品种全身是宝的经济资源,刘强还将宽大的麻竹叶采摘下来销售给一些食品包装厂、纸业加工厂。

    刘强的精心种植和经营,2004年再获丰收,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这次,他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刘强告诉记者,2005年,由于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又进入丰产期,他的麻竹业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而且他的竹笋通过加工后开始出口到日本、台湾等地。

    如今,刘强已成立了自己的麻竹业公司,前不久,他的麻竹基地还被四川省评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四川省农业生态园区”。2005年,刘强又与朋友一道投资30万元,开发了新的项目——柠檬种植,建立起了“柠檬科技示范园”。

 


创业案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案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