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骗术揭秘 - 信用制度是企业成长土壤

信用制度是企业成长土壤


     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职能概念,不是一个持久不变的职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动之中的职业选择,因而,不论是熊彼特,还是其他经济学家,都是从职能上来定义企业家的。与此相适应,人们也很难给出一个可操作的企业家定义,只能从描述中加以把握。在现有的经济理论和企业理论中,有很多企业家的定义。如,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家是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是掌握企业控制权的人,企业家是企业剩余的索取者等。企业家生存和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商业领域和企业活动的独立存在和发展,而且主要是摆脱政治的参与和政府的干预。这实际上是分工和交易的要求,是最有利和最有效的安排。民营企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是太成问题的。一个民营企业一旦有一点成绩,其老板就会在政治体系中得到一个位子和一顶帽子。这种交易虽然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但却扼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因为,靠再分配努力比靠创新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再次,商业领域和企业活动的不独立,既限制和束缚了企业经营者的活动范围和自由,也不利于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因而妨碍了企业家人格、胆识和气魄的成长。企业家的成长有赖于商业信用的发展和债信文化的形成。一般而言,有两种信用:一是政府信用,二是商业信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几乎控制和支配了全部经济资源和经济运行,只要有政府信用就行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控制和分配的经济资源在减少,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仅有政府信用就不行了。这时,不仅要有强大的政府信用,而且要有发达的商业信用。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按住商业信用不让发展,另一方面又在糟蹋政府信用。隐含担保是政府信用的滥用和对商业信用的抑制,从政府隐含担保中产生的是无信用。于是,产生了各种扭曲行为,银行可以不问资质债信放贷,企业可以不管自己的还款能力借钱,股市投资也完全背离公司业绩。可见,没有信用基础,企业家是无法生存的。我们不仅缺乏信用基础,而且缺乏债信文化。企业家既是促进信用制度建立和债信文化形成的中坚力量,反过来,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债信文化的发展也是企业家成长的土壤。所谓债信文化就是一种自由交易、借债还钱、损害赔偿的信念和传统。这种信念和传统不只是在乡土社会的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存在,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和全球范围以及陌生人之间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一个缺少债信文化的国度。尽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人无信义,无以立足;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以及仁、义、礼、智、信之类的箴言,但这充其量只存在于乡土社区和乡亲熟人之间。因而,中国人往往在乡土社会是君子,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小人。这样一来,信用成为当前最稀缺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几乎成为一种债信文化的沙漠。目前,有些地方开始着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这是一件好事,要尊重产权,保护产权;重视信用,维护信用,进而在全社会确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和传统。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可以减少无知,扩散知识,抑制错误,激励争胜。要找到在发现前发现者对其征兆一无所知的知识,必须有作出惊人发现的能力和准备,企业家精神就是要永远准备感受惊奇,永远准备借助这样的惊喜采取必要的步骤,谋取利润。而准备(承受风险)的程度和竞争的强度,既取决于市场参与者投入交易成本的倾向,也取决保护竞争的制度,即取决于竞争秩序的建立和完善。
    



骗术揭秘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骗术揭秘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