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骗术揭秘 - 查查!谁当了3600元的“人民公仆”

查查!谁当了3600元的“人民公仆”


    
    网友:周稀银
    
     近日,一位北京读者向《北京青年报》举报说,一帮骗子冒充中央机关出书赚钱,他们四处发送函件,只需缴纳3600多元,就能把事迹编入《人民公仆》一书中。该读者在一制作点发现,至少有10多人的名字、照片及事迹上了制好的奖杯、奖章和书刊。而经记者调查,发现这确实是个骗局。(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3600元就可当“人民公仆”,这种黑色幽默实在让人笑不起来,其中的猫腻谁也都能识破。然而,它偏偏就有很大的“买方市场”!很显然,“买”者不会自掏腰包,“买”者也绝非平民百姓。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是官场人物,他们十分需要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一定很管用。至于是否“物有所值”,那根本无关紧要。别说3600多元,就是36000多元,也照买不误!由此,我们在提请有关出版部门加强维权和执法部门从快打击外,不得不“刨根问底”:
    首先,已定做的十多份“人民公仆”杯章、牌证及出版物,所涉姓甚名谁,分别高就于哪级机关,我们是不是将其“鼎鼎大名”和“光辉形象”在媒体上展示一下呢?有关纪监部门能否将这些情况反馈到各当事人的上级机关,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货真价实”?
    
     其次,3600元虽不算多大的数目,但即使是一分钱,只要来自于公库,那就是挪用贪污。不知那些已将公款汇到“黑版家”的主儿,他们的这笔钱是如何列支的,是真的将“人民公仆”费用“原貌”入账,还是变脸成其它外无察觉地照支照付?类似漏洞到底有多大?
    
     第三,既然这种“个人风格”独特的东西都如此轻松地在公费中支出,那一些体现集体主义的“伪誉”有否这样的“宽松环境”?当我们在不少单位看到并非是主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颁发的奖杯、证书,而是一串外地评审机构,有的还冠名曰“中央国家机关”时,我们难道没有理由怀疑其中也有这样的“买卖”?
    
     联系到媒体经常曝出的犯罪分子敲诈中高级干部且频频得手的报道,用“人民公仆”的饵钓走3600元,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伪出版商数着可能是纳税人上交的“官票”时,你能说这只是一件不足为奇的小事吗?
    
     我们的纪监部门不妨顺藤摸瓜,就可能挖出一个个贪官。如此沽名钓誉,其背后怎会没有灰色暗流?而以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恐怕一个个“异外的发现”真会让你大吃一惊吧!
    
    来源;新华网
    
    



骗术揭秘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骗术揭秘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