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骗术揭秘 - 拉走300万元童装客商不见了

拉走300万元童装客商不见了


     整整一个上午,织里童装商城经营户刘先生一直在拨两名福建客商的手机———他们叫王树泉和叶剑南,共欠了刘30多万元童装货款。
    
    但手机始终关机,刘先生的额头慢慢沁出汗珠。
    
    
    
    4月18日,接到报案后,织里派出所立即派民警与刘先生一起动身去了福建晋江,寻找两名失踪客商。
    
    消息很快传遍织里。截至昨日统计,共有30多名经营户向两名福建客商供过货,涉及金额300多万元。
    
    三个月“聚财”300万
    
    昨天,织里“美利达”童裤专卖店老板叶美琴带着哭腔给提货商打电话,希望对方能提前支付点款项以供周转。
    
    叶美琴有30多万元货款在两名福建客商手里。她说很多厂家闻讯后,纷纷打电话向她要钱,“少了这30万,资金一下子周转不过来,人都快被逼疯了。”
    
    叶和几名经营户回忆,王树泉和叶剑南是去年9月份到织里的,做的是选样配货生意。两人给人感觉颇为体面,来来往往开着一辆“大宇”小车,对人也很热情,遇到陌生的生意人,也会主动上前寒暄几句。
    
    事发之前,叶美琴与王、叶两人的业务来往不下15笔。在她的印象中,两人还是蛮讲信用的。“他们每星期都会提货,提货时也总会把上笔业务结算一下,还掉部分款项。”
    
    据了解,这种结算方式在织里是多年沿袭的惯例,通常是:欠5万元先还掉1万元。
    
    经营户说,截至今年春节,两名福建人去年所欠的货款已全部结清,“这300多万元都是年后三个月欠下的。”
    
    双方都是口头交易
    
    不过据经营户介绍,他们与王、叶两人做生意时,没有销售协议,甚至没有在织里当地颇为风行的“信用名片”(都市快报2002年12月26日曾报道),双方全凭口头协议。清算货款时,仅凭一张无人签字的联托运发货单。
    
    一些经营户告诉记者,口头协议在织里童装市场乃至附近棉布城都非常普遍,经营户也认同这一做法。这么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考虑到童装城竞争很激烈,口头交易能节省大量时间;二是免去开发票环节,也能逃点税。
    
    仅追回5000元货物
    
    根据经营户掌握的情况,王、叶二人提走的货分别发到了广东太平虎门和福建石狮新华路。前天中午,有经营户打电话到广东太平虎门王树泉的接货点,接电话的一男子自称是王树泉的弟弟,但他说了一句“这事与我无关”后就撂下了电话。而福建石狮新华路的接货商电话则一直忙音。
    
    童装市场10-35号经营户莫建强告诉记者,他有6万多元货款在对方手里。18日得知两人失踪的消息后,他立即通知了联托运站,将部分货物(5000元货款)半路上截了回来。“据我所知,这么多被骗的经营户,就我追回了这么点货,也算是幸运的。”他说。
    
    出逃前猛提货
    
    据介绍,在失踪前的那个晚上,有经营户曾看到两名福建客商和一些生意伙伴在一起喝夜酒聊天,未见有出走的迹象。
    
    不过事后回忆起来,两人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有经营户说,按照惯例,他们两人每次提货都要先拿少量童装试版(即试探市场),这一过程至少要一个星期。
    
    但事发前,王、叶二人试版只用了两天时间。另外,经营户莫建强告诉记者,两名福建人前两天在他那里一下子提走了2万元的货物———而以前一般只提几千元的货。多名经营户均证实,两名福建人此前也在他们那里猛提货物。
    
    另外,今年春节过后,两名福建人突然变得“胃口”很大———动不动就提走上千件童装,但因此前信誉尚好,未引起经营户的怀疑。
    
    吸毒没钱才出此下策?
    
    对于王、叶二人突然“人间蒸发”,有经营户猜测说,可能与吸毒等有关。
    
    几名经营户告诉记者,这两名30多岁的客商平时除了看样、提货、补货外,听说他们还吸毒(两人长得都很瘦)、在香港赌马。
    
    他们还听王树泉和叶剑南的帮手说,在来织里之前,这两名客商在福建石狮也曾骗了人家100多万元的货款。
    
    因此有人猜测,他们这么做其实就是骗局重新上演。也有人分析,他们这么做,可能是吸毒没钱或是赌马欠下一屁股债造成的。
    
    不过,对于这些猜测,目前尚无法证实。
    
    警方已经介入
    
    昨天下午,记者从织里派出所得到证实,王、叶二人失踪后,目前有30多名经营户前来登记备案,共涉及金额300多万元。
    
    目前,湖州市吴兴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已开始展开调查。
    
    警方称,织里每年都会有此类案件发生,但这一次涉案金额之大,经营户之多,是从未有过的。
    
    昨天,是王、叶二人承诺汇款的最后期限,但经营户仍未拿到一分钱。
    
    已抵赴福建晋江———两人家乡的民警传回消息说,到昨天,仍未有两人的下落。
    
    工商提醒:出货前要签字据
    
    据当地一位多年从事经济纠纷处理的警方人士介绍,在织里,大部分商家和厂家之间还是讲信用的,只是这种信用没有保障。有一些人就利用这个空当,先寄点钱或者发几包货物表示一下,等你信以为真时,他就会要求你多寄多发,然后携货失踪。
    
    湖州市工商局织里工商分局负责人姚建强表示,“一旦事发,因为双方是口头协议没有凭证,给处理纠纷带来了极大难度。”
    
    他建议,今后双方做生意,最好做到钱到货出。“如果操作起来有难度,也应每出一批货,和对方就签下字据。这样一旦出岔子,至少也可以凭此追究对方责任。”
    
    链接
    
    织里“名片信用”
    
    在中国童装城织里,尽管童装产业已做得风生水起,但这里几乎所有的小型加工户至今尚采取最原始的交易方式———现金交易。很多商品交易都是以名片上写上一些供货数量和金额作为原始凭证,被人戏称为“名片信用”。由于缺乏信用防范体系,织里诈骗案、货款被拖欠事件时有发生。有关部门估计,每到年关,织里老板被拖欠的金额达到数千万之巨。
    
    更为棘手的是,一旦出现了纠纷,司法机关几乎无从解决:“一张名片说明不了问题,谁是谁非没办法判断”。
    
    “名片信用”的软肋正在于此———因无法追究欺诈方的责任,导致失信成本过于低廉,一些人不惜冒险一试。
    
    一些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名片信用”,是因织里的产业处于初级形态,织里童装加工户多数规模小,很多加工户还没有纳入工商和税务管理,造成了信用制度的先天不足。有人据此提出破题之法:一是让小而散的家庭作坊走规模之路;二是从抓管理入手,打击无照经营户,实行建账建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骗术揭秘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骗术揭秘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