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宋如华赴美 托普残局谁来了结?

宋如华赴美 托普残局谁来了结?

宋如华在美国。

  当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请”他回国协助调查的时候,宋以养病为由予以拒绝。

  到目前为止,宋依然是托普系的实际控制人。尽管托普系在众多领域投资失败,尽管托普系企业违规担保不计其数,并且关联担保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尽管托普系的核心上市公司屡次违反证监会信息披露的规定,尽管托普系的关联公司在毫无商业背景的情况下频频拆借巨额的资金,尽管托普系的企业面临着众多的诉讼——甚至你也可以指责宋如华坑害了众多的投资者, 但宋“还是一个没有涉嫌刑事和经济犯罪的公民”。

  四川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理由要求宋如华回国。

  曾经庞大的托普系在今年曝出其核心上市公司托普软件(000583)、炎黄在线物流(000805)遭遇巨额违规担保和众多诉讼。宋如华在以2元钱的价格将托普软件大股东托普发展的1800万股股权转让给虞新友、夏育新各900万股后,便在巨额担保等问题公布前从公众的视野中彻底“消失”。

  如今,托普软件的整个董事会与管理层以及法人代表都已经变更,起码从表面情况看,与宋如华没有了任何联系。这意味着宋如华已经基本脱离了证监局的监管。

  问题的核心是,在托普系发生巨额担保、亏损以及诉讼的2002年到2004年,宋如华是实际控制人。现在,宋如华一走了之,谁来为这些代价埋单?宋如华该为这些违规事件承担多少责任?又有谁能让宋如华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托普残局

  2002年,托普系大规模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宋如华许下诺言:“托普实在不行了,我就去教书养家糊口。”2003年,宋如华在纳斯达克花20万美元买了一个空壳,那时人们以为宋如华此举意在夯实托普系。但现在,宋如华在美国。他的身后,是烂摊子一样的托普系企业。

  巨额的担保以及因为担保而引起的诉讼,是托普系企业必须立即面对的问题。根据公开披露资料,托普系三家上市公司已经查明的对外担保合计在12亿元左右。

  托普软件的对外担保为7.86亿元,担保额占公司净资产的78.79%,远远超出证管部门规定的公司净资产的50%的上限。其中关联公司担保为4.45亿元,为控股子公司担保1.83亿元,违规担保总额达4.75亿元。

  炎黄在线物流公司在2002年11月至2004年1月期间为托普集团下属6家企业提供银行借款担保,涉及金额2.86亿元,而截止到2004年3月31日,炎黄在线物流的总资产才仅仅2.4亿元。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托普科技,同样为托普系企业向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共计约1.2亿元人民币贷款提供了担保。  

  大幅下降的业绩则有可能使托普系企业失去东山再起的能力。托普软件在2003财年亏损3.9亿元。炎黄在线物流先是公布2003财年盈利74.77万元,随即发布的公告却称“鉴于公司2004年4月19日临时公告涉及事项,可能会对公司2003年年报产生重大影响,提请公司董事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03年年报进行补充审计”。这几乎意味着炎黄在线物流亏损已成定局。

  根据2004年第一季度报告,托普科技2004年前三个月亏损458万元人民币,营业额仅约376万元人民币。更糟糕的是,托普科技于2004年4月向成都西部软件园提供借款4401万元人民币,向托普集团借款1.2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004年3月31日,托普科技的现金约为1.71亿元。这意味着托普科技的现金流已经不足100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炎黄在线物流和托普科技由于整体业务规模较小而且经营情况不好,已经对托普的大局难以起到根本性的影响。而托普软件,不但主营业务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下属有八个子公司更是基本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在2003年报中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表示了疑虑。

  在2004年的1月和2月1日,托普软件共发生了6起毫无商业背景的关联公司的资金拆借。这其中浙江普华投资控股集团共获得了来自绍兴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上海托普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托普电脑有限责任公司总计1.9亿元的资金划入。而截止2003年末,普华投资控股集团还欠托普软件以及托普软件的下属教育公司1.6亿元。此外,四川华普软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西部生态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获得了托普软件1.5亿元的资金注入。

  对于托普软件在2004年非同寻常的资金拆借,熟悉托普的业内人士有两种看法,一是把资金从涉嫌诉讼的企业转走,为了保全资金不被查封乃至日后被法院强制执行;但是更多的声音认为,这些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宋如华转移到国外——尤其是向浙江普华投资控股集团转移的资金。



  监管尴尬

  对于托普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违规担保,接受记者采访的四川证监局相关负责人直言“尴尬监管”。“我们只能把托普系列为高风险企业,要求其多汇报”,这位负责人说,毕竟四川证监局不能参与托普系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

  据悉,四川证监局目前对托普软件提出的要求有三点:深入自查,把未披露的担保尽快公布;杜绝新的违规担保;对已有的担保进行整改。“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有高达几十笔违规担保的企业来说,很难保证这家企业以后不会再发生违规担保。”上述负责人表示。

  他同时介绍说,对于已经发生的违规担保,证监局也很难向托普发出限期整改的通知书。因为“在管理层频繁的变动下,新的管理层已经表示到今年底左右完成对公司违规担保以及诉讼的清理和处理,证监局很难不给出新的管理层熟悉公司的时间”。

  托普软件的董事长先是从2003年元月的李智变为陈晔,2003年5月16日,宋如华又代替陈晔出任董事长。今年,夏育新代替宋如华出任董事长。

  在宋拒绝回国协助调查后,四川证监局表现出了鞭长莫及的感慨。该局上述负责人表示,托普的问题不但四川证监局密切关注,中国证监会也在高度重视。但是一般的证券监管分为两步:核查和稽查,现在对托普实行的就是核查。

  “核查中的确发现了诸如违规担保、违规的信息披露、违规的资金拆借等问题,但是这些都属于违纪,并没有触犯法律,而大量的诉讼,也只是民事行为,至于大量的投资失败和利润下滑,就更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按照这位负责人的理解,到目前为止,托普集团以及宋如华并没有暴露出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管的“核查”步骤,即在发现公司有违规行为后,监管部门对公司进行核查并勒令整改。“稽查”,即在核查的基础上,发现公司有重大违纪和违法犯罪行为,证监会将派出下属的稽查局进行调查。重大的案件将与公安等司法部门配合行动,比如对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双规等。

  四川证监局这位负责人强调,证券监管部门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能,“托普没有违法,证监局能怎么办?”“不要说宋如华如今在国外,即便他就在成都,证监局既没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利,也没有请求公安机关限制宋如华自由的正当理由。”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判断,从这个角度来看,宋如华与周正毅、杨斌的获罪以及仰融的出走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宋如华更像是为了躲避讨债者。

  托普软件的新任董事长夏育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托普的实际控制人仍然是宋如华,宋如华通过电子邮件指挥公司”。

  银行漠然

  仅仅把托普的问题归结为监管部门,并不能揭示托普形成如此巨大担保等黑洞的原因。

  以托普软件2003年报为例。根据年报披露,托普软件已经全部花完了2000年募集的9.55亿元资金。托普2000年到2002年三年的利润仅1亿元左右,2003年为亏损,但另一方面,公司还有非募集资金的投资。年报同时显示,公司在2003年末负债达15.6亿元,在银行却有7.33亿元的现金存款。财务人士分析,这意味着公司在银行有大量的贷款。

  根据托普的公告,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的成都分行已经分别对托普软件进行起诉,而且公布的金额最大在1亿元左右,那么托普大量的贷款来自哪里呢?

  成都一银行界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托普的主要贷款行是四川省内的四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四川省内的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

  虽然托普系大大小小的公司上百家,但是截止2003年底,托普系核心的三大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却不超出12亿元,托普系的企业是如何通过担保获得贷款的呢?银行界人士指出,托普系企业的担保大多是关联企业的担保,这里面很可能是通过重复担保的形式来获得贷款。

  这种重复担保究竟是托普故意隐瞒银行骗取贷款,还是银行审查不严格呢?如果是前者,托普具体的操办人员极有可能因此被判诈骗罪。若是后者,银行的管理人员是否应该为此而承担责任?

  而绝非偶然的是,在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四川的分行纷纷向托普软件进行诉讼保全的时候,托普的主要贷款行们却按兵不动。

  3月份,在记者亲历的一次公开采访活动中,四川省农行一位副行长在看到托普预亏的公告后,马上要求其下属传阅。四川证监局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曾经向四川的银行系统反映过托普的问题,“但是银行系统表现得并不积极。”

  除了银行,在宋如华编织的美好的“软件园”的概念下,托普曾在全国迅速地圈了20多个城市的土地作为软件园的兴建地。这些软件园大多从当地政府手中直接协议购买,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不少。宋如华曾宣称,即便卖土地,托普也没有任何资金上的问题。但是现在,这些软件园多数被法院查封以对讨债者进行诉讼保全。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2004-05-31第162期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