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MP3市场透析

MP3市场透析

从1998年韩国Saehan(世韩)公司推出第一款MP3随身听(以下简称MP3)开始,经过4-5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到2002年,MP3市场总量迅速扩大,成为IT行业新的增长点。根据CCID的统计数据,2002年MP3销售数量52.8万台,销售额6.75亿元。到2003年上半年,销售数量53.2万台,销售额5.79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247%。MP3市场的快速成长,一方面得益于产品成本的降低,使得MP3能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另一方面,众多厂商的参与,培育了整个市场,比如消费者对MP3随身听的认知,厂商对技术的支持与完善等。MP3随身听正以不可比拟的优势,逐渐成为传统卡带式随身听、CD随身听、MD随身听之后市场的新的竞争者。目前国内随身听市场总量在1600-2000万台,MP3随身听将以每年100%的速度不断蚕食这个巨大的市场,预计2007年市场总量将达到1000万台。

  然而,由于MP3随身听产业的进入门槛低,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已经聚集了数百个品牌(媒体上经常爆光的也有100多家),竞争异常激烈。MP3随身听产业的结构如何?是否存在进入机会?产业赢利性如何?这都是现有的竞争者和潜在的进入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如下5个方面来分析MP3随身听领域的产业结构。

一、产业内的竞争状况

  MP3产业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产品的差异。而造成产品差异的原因在于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高。比如三星、艾利和,不论从外型设计、产品工艺、质量,还是新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方面,都是国内厂商在短时间很难超越的。再下一层次的爱国者、联想也在成本方面取得了优势,上规模的采购、现有的强大分销渠道、相当的品牌知名度是取得成本优势的基础。这种层次差距反而造成了MP3随身听在消费者心中价格的模糊。但相反,知名度不高的品牌、工模(没有外观专利的设计)的利润空间已经压到很低。

  总体上,MP3厂商基本上分为3类。

  海外知名品牌:

  以三星为代表的韩日MP3随身听在高端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另外,创新、BENQ等也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类厂商有着极强的研发生产能力,精湛的外观设计水平和制作工艺。产品质量稳定,功能齐全。他们在高端已经建立了很高的入侵壁垒,也因而获得了更高的产品溢价。

  国内知名品牌:

  以爱国者和联想为代表。这些厂商的研发生产完全外包,自身专注于产品推广。由于合作厂商都是台湾著名的OEM提供商,因此,在工艺和产品质量方面也很优秀。这些厂商由于具备极强的销售能力,价格相对较低。最近两年开始切入市场,但发展迅速。产品在中端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总的市场分额和销售量已经远远领先海外品牌。其中,2002年的销售冠军是联想,销售数量10.4万台、销售额1.09亿元,市场占有率接近20%。2003年上半年爱国者以8.83万台的销售总量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16.60%。处在这一层次的厂商也通过品牌、成本建立了一定的进入壁垒,但这种壁垒是不稳定的。

  国内中小品牌:这类厂商数量众多,实力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自己的研发、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来自小的OEM工厂,外观多采用工业模具,在竞争中处在劣势,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来维持。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厂商中不乏具备潜质的公司,如梓鸣、朝华等。

  具备潜质的公司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重视产品研发,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投入大。对MP3随身听来说,一款优秀的款式有时候能让一个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并且,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一日千里。优秀的厂商必须跟上行业发展的脉搏。

  2.重视产品质量:由于目前MP3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国内以OEM方式生产的产品相对故障率也较高,调查表明国产MP3随身听的平均返修率在10%-15%。有的甚至达到40%。而其他成熟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的返修率在5%以下,闪存盘的返修率更在1%以下。在这种情况下,质量稳定的产品对厂商的品牌推广至关重要。

  3.加强渠道创新:MP3的渠道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配件和外设,因为它最终属于娱乐类消费品,它也不同于传统电子产品如CD PLAYER,因为它必须依托电脑和网络才能实现其功能。因此,传统行业的竞争者如何在IT渠道生根,IT行业的竞争者如何在传统渠道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每一个厂商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4.重视服务:与手机类似,MP3的强大功能与此相关功能的发挥,为厂商的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MP3的时尚属性,必须有强大的互动服务系统,比如说,MP3音乐的来源,MP3格式英语学习资料的来源,MP3的升级、屏幕保护画面的下载等。除此之外,另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的问题是维修服务。



二、潜在竞争者

  由于MP3 PLAYER进入门槛低,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在这些潜在的竞争者中,最具威胁的莫过于以TCL和夏新为代表的家电厂商。这些厂商不仅有着极强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而且在渠道上也有传统IT厂商不可比拟的优势。根据赛迪的预测,传统家电及数码渠道将会取代IT渠道,成为MP3随身听最重要的销售通路,比例将由目前的8:2变成4:6。家电厂商在此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些竞争者毕竟对这个行业感到陌生,尚不能很好地消费数码产品的特点,在外观设计、功能、宣传等方面缺乏深度。

  OEM代工厂商不甘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也开始觊觎MP3的广阔市场。这些竞争者实力雄厚,特别在研发与生产上优势明显。MP3产品最终靠市场决胜,由于他们对渠道认知不深,所以这些竞争者要想真正成熟,尚需时日。

  全国性渠道商:以神州数码、七喜为代表。这些竞争者有良好的渠道,但没有精力进行产品研发,无法顾及生产,只能以OEM的方式操作,这就造成了一个误区,即很难有领导市场潮流的产品出现。

  另外,还有其他更多类型的厂商进入,但遇到的难题会更多。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的两三年,本产业会形成相当高的进入壁垒。主要是如下几个因素:

  a)首先是技术壁垒:MP3随身听产业进入门槛虽然低,但技术含量却不低。尤其是对外型设计、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这一点与手机类似。另外,生产技术目前也还没有完全过关,返修率相对较高。MP3的OEM工厂大部分缺乏此类产品的技术和工艺,主控芯片的BUG不时存在。数据显示,有5%以上的MP3因主控芯片原因导致故障。绝大多数国内厂商缺乏研发能力,产品开发仅限于外观设计、电路、接口等设计,市场上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技术壁垒使大多数厂商后续乏力。

  b)品牌壁垒: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之后,部分产品将会形成相当的美誉度与顾客忠诚度,产业会进行整合,形成少数品牌主导市场的局面。这种品牌的壁垒也阻止了新的厂商的进入。

  c)成本壁垒:与手机市场不同,手机今年的销量为7000万部,而MP3的销量是100万,从总量来看,差距非常大。市场容量小必然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所以现在成本优势成了中小厂商在夹缝中生存的基础。但随着市场总量的迅速扩大,达到2007年预测的1000万部,成本优势会转向大厂商,中小厂商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潜在的竞争者来说,进入壁垒也越来越高。

三、替代与被替代

  MP3随身听在技术、价格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很多音频设备来说,MP3都可以是终结者,但目前也很难完全取代。

  1.卡带式随身听: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如CD/MP3随声听,但价格的原因,仍然不会退出市场。

  2.复读机:据统计,全国有3亿英语学习者,学生也有6000-7000万,这个市场将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价格和操作习惯的原因,低端的复读机仍有市场,高端消费者产品会转向MP3随身听。

  3.CD随身听:是MP3随身听的最重要的替代品。从音质方面看,CD/MD随身听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从价格方面看,CD随身听优势也很明显。对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来说,宁可选择CD随身听。但CD随身听体积过大,外观上也很难有太多个性的变化,从“随身听”的角度看,MP3随身听更有优势。

  4.MD随身听:MP3随身听高端的替代品。

  5.闪存盘:闪存盘与MP3在技术上算得上是近亲,并且,MP3从功能上也能完全取代闪存盘,因此,很多闪存盘厂商也顺理成章推出了MP3产品。但由于价格的因素,闪存盘完全被取代还有一段路走。

  6.录音笔:录音功能是MP3最基本的功能,并且,录音笔与MP3的技术实现方式几乎是一样的,只是主控芯片功能扩展了。而且,录音笔完全没有价格优势。录音笔也许会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产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低端市场依然会是卡带式随身听、复读机、闪存盘,而MP3最有力的竞争者是CD随身听,高端是的MD随身听。并且与这些替代品相比,总体上都处在优势地位。而下一代替代技术目前尚未出现。



四、供应商

  在这里,供应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包括FLASH芯片和主控芯片。FLASH MEMORY芯片目前完全处于卖方市场,中小厂商对上游供应链缺乏主导能力。这次FLASH MEMORY缺货使得这一劣势暴露无疑。替代品的匮乏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厂商缺乏替代性,目前NAND FLASH由三星、东芝主导,由于手机、数码相机对此需求猛增,致使产能不足而导致缺货。二是技术缺乏替代,就是说还没有其他的存储介质来替代FLASH MEMORY,虽然说大多数高端厂商都推出了微硬盘MP3随身听,但价格还是制约其普及的瓶颈。但我们可以大胆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支持微硬盘MP3随身听,必将导致其成本下降,这种超大容量的MP3随身听是未来的主流。而相对来说,主控芯片生产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要弱一些。

  第二类是OEM厂商。MP3随身听行业的大部分生产都是通过OEM方式来完成的,因此,选择好的OEM厂商对MP3随身听厂商来说关系到全局。但与好的OEM厂商合作成本很高。对中小厂商来说,在价格、供货基数等方面都存在劣势。与普通OEM厂商合作,生产质量、工艺、新产品开发、维修服务等环节又跟不上。而且,多数厂商本身没有能力进行前向整合。因此,中小厂商劣势明显。

五、消费者与渠道商

  由于厂商集中度高,MP3随身听的销售渠道商具有相当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缺乏忠诚度,要求苛刻。本文的前面也提出了“渠道创新”的重要意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MP3随身听的渠道基本上是“四条腿”走路,传统IT渠道(包括计算机整机、配件、外设销售商、专业数码渠道商、特定行业销售商)占70%,家电渠道(包括家电商场、综合性商场、超市、书店、音像店等)占20%,网络销售占10%。

  厂商的“后向整合”也是不得不考虑问题。由于代理商、经销商缺乏忠诚度,对厂商的品牌推广力度也不尽人意,更多的厂商开始考虑自己掌握渠道的主动权,直接面对市场,掌握终端,加强终端服务与促进。区域营销平台就是“后向整合”的直接体现。

  另外,MP3随身听产业也有广告投入集中的特点。由于MP3随身听本身的个性化与品牌化,使得对产品的广告集中在对消费者的直接诉求。因此,广告的特点是投入大而且分散。但也有向网络集中的倾向。因为MP3随身听与电脑、互联网、网民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时装、体育、英语学习类的传统媒体、IT专业性媒体、家电专业性媒体、以及电台、电视台等综合性媒体也有相当比例。厂商的对渠道的认知的侧重点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投入倾向。

  综述:MP3随身听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产业盈利能力,未来数年将发展迅猛。更多有实力的厂商会进入中低端市场,但高端市场壁垒较高。替代品威胁不强。厂商对上游供应链缺乏主导。销售环节重要的是渠道创新与后向整合。个性化与品牌化使广告缺乏集中度,但相对向网络媒体集中。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