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瞻前顾后、谋篇布局--企业战略管理观点

瞻前顾后、谋篇布局--企业战略管理观点

在今天,战略的重要性无疑已为企业界广泛认同,关于战略的研究、著述也不胜枚举。笔者撰写本文的考虑是,能否从操作实务的角度,以指导企业运作为目的,将众多关于战略的论述发展成“一种思考框架”,引导、指导企业家自己分析、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分析企业的战略问题,并且构建企业的战略监控体系,以确保关键的战略要素被持久关注,敏捷调整。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了解、研究企业的过去,全面、深刻地把握企业的现在,高瞻远瞩地规划企业的未来。战略研究、战略决策也就是主要回答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1、企业从何而来?

  2、企业现在何处?

  3、企业将向何去?

  管理科学的发展,为分析企业战略提供了十分有用工具,笔者认为,将各种经过验证的管理分析工具,遵循上述三个问题组合使用,将取得1+1>的效果。

  如图所示:为明确企业向何处去的问题,企业必须明确另外两个问题,而表中所列战略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做到这一点。

  一、从何而来?

  一个既存的企业总有历史可寻,历史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为什么企业会走到现在,也同样会左右企业的未来。德明顾问充分重视历史对企业未来战略决策的重要性,提出5步历史分析法,从产权及法律关系、业务变迁史、成功关键因素、内部管理文化、经验教训五个方面对企业的过去进行全面考察,取精华,去糟粕!

  研究明确企业的过去,不仅仅有利于企业更准确、务实地把握未来,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企业关于未来战略的措施、策略的顺利贯彻实施。通过宣扬企业的历史,明辨是非,澄清疑问,团聚人心;通过宣扬企业中人的历史,抑浊扬清,树立典范,以为表率!

  二、现在何处?

  关于人生的劝诫,常有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的说法。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实体,分析“现在何处?”的问题,其实就是一种“自知”的举措!

  笔者认为,企业在经营中,不仅要在重大战略决策中,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还要在企业中建立信息收集机制,经常性地利用战略分析工具,进行企业自知的分析。

  图中罗列了两种常用,而且实效显著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和波特竞争战略模型,主要从“现在何处”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通过前者明确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通过后者进一步明确机会、风险来自何处?自身实力如何?如何应对?为企业的未来战略和策略制定奠定分析基础



  三、向何处去?

  关于“现在何处”的分析先从企业自身视角,全面分析,又从关系网络和价值链的角度,明确自己的处境,可以得出关于企业未来战略选择的结论。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分析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

  一、上述两种分析是一种被动式、应对式战略思维,如果坚持此种思维,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会疲于奔命,不能掌握主动!

  二、上述两种分析工具相对较纠缠于细节,更多地有利于具体操作策略的制定,很难得出关于企业自身的合理战略布局的结论,也难有一个较好的衡量框架。

  笔者认为,在这方面,麦肯锡公司提出的三层面增长理论是一个着眼于企业全局,从战略视角来评判公司状况,同时指引企业未来战略制定的框架。

  三层面增长理论将企业的业务从战略角度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影响力和品牌优势的成熟业务,这些业务的判断标准只有两个:一是当期实现利润,带来大量现金流入;二是业务所处领域发展时间较长,市场较成熟稳定。

  第二层面是为提升企业市场控制力、拥有较快市场份额增长的市场份额型业务,这些业务的判断标准也有两个:一是业务拓展以尽可能控制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为目标,不以实现当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不排除较大利润的取得);二是业务所处领域发展时间较短,市场较不成熟,价格、促销等游戏规则还不健全。

  第三层面是企业为未来进行的各类冒险探索,包括自行研制新的产品项目、投资新的行业和企业,以保证企业建立良好的“业务接力棒”序列。这些业务判读标准为:设立专项资金、专人管理,按照不同于前两类业务的模式运作,探索前行。

  从评价企业状况的角度看,三层面增长理论也是企业“自知”的重要工具,即明确自身是否在三个业务层面都有所准备。

  综上所述,所谓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就是根据对“过去、现在”的分析,做出在三个业务层面做出什麼样战略布局的决策,并制定采取什麼措施来逐步加以实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既定环境下,在既定条件下,实现最佳战略布局。

  四、战略观点应用

  在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实践中,关于战略常有两类相互对立的观点:理性主义和激情主义的对立,机会导向和资源导向的对立。笔者认为,实际上,这两类观点都可为战略实践所用,只不过具体到决策者本人不同而有所倾向性。

  如图所示,在战略决策中,一定要对企业历史有准确的把握,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实际上是遵循理性分析和资源导向的观点,主张计划在先,有自知之明!而对未来的规划,特别是在对第三层面业务的规划上,更多地遵循激情主义和机会导向的观点。

  笔者综合考虑各种观点的利弊,认为这两类观点应该相辅为用,互为补充!即大胆假设(在激情和机会的驱引下,大胆提出发展计划),小心求证(基于理性和务实的分析,小心求证各种可能状况),以确保战略的创见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应该将通过战略分析框架,将企业的内部战略性资源和外部战略性条件清晰化,建立日常监控机制,进行“战略审计”。它包括三层面的含义:

  一、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何谓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何谓企业的战略性条件是不同的,需要通过“战略审计”进行阶段性的确认,保持企业对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因素始终保持关注。

  二、通过“战略审计”,使企业中高层对企业的战略环境、战略条件、战略形势、战略机会、战略挑战保持统一、清醒的认识,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贯彻的落实性。

  三、通过“战略审计”,可以使企业中高层及时掌握企业战略性资源、战略性条件的变动信息,并获得关于这些变动对公司战略的意义的分析——是机会?还是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上海德明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联系电话:13918877408,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