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生产经营 - 哈啤股权之争的实质――外资对中国啤酒的品牌整合

哈啤股权之争的实质――外资对中国啤酒的品牌整合

哈啤股权收购之争使SAB与AB从冤家成对头

  世界排名第二的南非SAB公司199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持有华润啤酒49%的股权,与之建立了中国第二大啤酒集团。为了进一步发展在华业务,SAB去年通过哈啤原第一大股东中企基金(哈尔滨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购得哈啤29.6%的股权,成为哈啤的最大股东,并与哈啤签订为期三年的“独家策略投资者协议”。

  而南非SAB公司的“冤家”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AB公司进入中国后除在武汉经营独资的啤酒厂生产百威啤酒外, 又通过股权转让持有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青岛啤酒9.9%的股份,2002年与之结成策略联盟,计划未来几年内将持股比例提高至27%。2004年5月2日,AB公司宣布以10.8亿港元收购一家在英属处女岛注册的公司——Global Conduit Holdings Limited(简称GCH),而此时的GCH已从哈啤原第二大股东那里收购了哈啤29.07%的股权。AB在5月19日获得必要的批准完成收购哈啤29.07%的股份,随后5月31日,又以每股5.58港元的价格从Capital International Inc.收购了6960万股股票,将持股比例提高至大约36%。此外,哈啤管理层同意把6月27日行使购股权后所得的约2.1%哈啤股权售予AB,获利1.2亿。在股权摊薄后,AB所持的哈啤股权将达37.4%。

  SAB主动出击

  5月4日,SAB向哈啤董事会发出了全面收购要约。SAB在港宣布,以每股4.30港元的现金全面收购哈啤所有已发股份,与4月30日哈尔滨啤酒停牌前一天每股3.225港元的股价相比,溢价约33.3%。5月24日,SAB正式发出收购文件,促请哈尔滨啤酒的股东接受每股港币4.30元的收购建议,并清楚说明成为大股东后,欲为哈尔滨啤酒带来美满前景的愿望。

  SAB与AB公司矛盾公开化

  5月5日,哈啤发表声明,认为SAB是在未经该公司邀请的情况下发出了收购要约,并表示,公司欢迎AB作出的收购其29%股份的决定。AB亦表示,无意出售所持股权。5月6日,哈啤行政总裁路嘉星与投资者和记者举行了见面会,并表示与SAB之间10个月的合作没有给哈啤带来成果。他认为,由于SAB拥有华润啤酒的股份,将有可能促成哈啤与华润两个竞争对手之间一定程度的合作,如共享销售渠道等。路嘉星还暗示,对哈啤来说,AB公司是一个更好的战略伙伴。哈啤立场鲜明地表示,使SAB和AB这对“冤家对头”的矛盾公开化。

  AB避实就虚,公关先行

  出乎多数人预料的是 AB并未立即针对SAB的方案发出反收购要约,提出更高的反收购价格,而是在25日当天宣布了一项计划,与中国哈尔滨市政府设立城市发展信托基金。AB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斯多克(Patrick Stokes)表示,这一地方发展基金的设立“相信能回馈当地社会”,“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及哈尔滨市民有极大的裨益。”AB还表示,将考虑在哈尔滨设立一个新的区域性百威啤酒经销配送中心,以供应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在外界看来,AB此举的用意在于增强与哈尔滨地方政府的关系,并以此增加其在哈啤控股权争夺战中的筹码。AB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伯乐斯Stephen J. Burrows 说,“结合在中国建立百威等品牌的往绩,跟当地管理层合作无间,以及对社区所做出的贡献,使我们成为哈尔滨啤酒最具吸引力的买家。”他强调说,“哈尔滨啤酒管理层支持我们的收购建议,也期望AB公司成为他们的长远策略伙伴。”

  AB公司开出更高的反收购价格

  针对SAB对哈啤的全面收购方案,AB公司开出了更高的反收购价格。AB公司6月1日宣布,以每股港币5.58元向哈啤提出全面收购建议,较南非SAB所提出的以每股港币4.30元的收购建议价高出接近三成的溢价。据悉,这项收购建议的条件是,AB最终能拥有超过50%的已发行并具投票权的哈尔滨啤酒股份(包括其已经拥有和将会购入的股份)。

  哈啤争夺战尘埃已定 SAB退出竞购

  针对6月1日AB每股5.58港元的反收购建议,6月2日,SAB表示考虑提高其斥资43.1亿元收购哈啤,仍在做最后的努力。然而无论SAB如何努力哈啤的态度都没有改变,最终还是拒绝了SAB公司的收购建议。无奈之下SAB6月7日宣布,撤回以每股港币4.30元自愿收购哈尔滨啤酒股份的建议,并接纳安海斯—布希(AB)以每股港币5.58元收购哈尔滨啤酒的建议。SAB表示,AB将向其缴付2.11亿美元,相对其去年七月购入哈尔滨啤酒股份所支付的款项,SAB获得1.24亿美元利润。SAB认为,AB提出每股港币5.58元的收购价,市盈率高达48倍,超过公司内在价值,故他们没有继续提高价格,而是接纳了AB的建议。至此哈啤股权争夺战终于落下尘埃。



  哈啤股权争夺战的本质――啤酒巨头对中国啤酒品牌的整合战

  SAB与AB对哈啤股权的争夺不是简单的资本争夺,而是处于品牌发展战略的长远考虑。无论是SAB还是AB都对中国啤酒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都将中国市场作为其长期发展的战略型市场。而中啤酒市场之大让任何一家外资啤酒企业也无法通过独资建厂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在中国啤酒市场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而由于水土不服存在巨大的经营风险,洋啤酒第一轮进入中国的溃败已经给洋啤酒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而通过与中国的大中型啤酒实现强强合作,不但能够化敌为友减少市场的下面冲突,而且还能在自身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并依靠中国企业的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资源优势,快速占领中国啤酒市场,并获得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是第二轮洋啤酒进入中国市场普遍采用的模式。  

  SAB与AB之所以如此青睐哈啤,是因为中国像哈啤这样规模又没有合资的企业几乎没有了,而哈啤近年来良好的市场业绩和快速的成长性使两个啤酒巨头都想利用哈啤作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业务的跳板。在谈到SAB为何如此钟情哈啤时,SAB的非洲及亚洲财务总监何桥羽指出,哈尔滨啤酒集团在中国东北地区有着非常成功的品牌形象,而且这样的品牌也有很高的传统价值,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华润啤酒在中国各地的存在,把哈尔滨啤酒的品牌在全国加以推广。虽然分析师认为AB这次收购哈啤股权的出价过高,但其首席执行官斯多克对外表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啤酒市场。若企业想在啤酒行业长期发展,就应该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他还说,目前安海斯在中国东北市场的占有率非常低。在收购哈尔滨啤酒后,公司在这一欠发达地区市场的地位就能得到增强。虽然SAB向AB转让股权后将得到AB将向其缴付2.11亿美元,相对其去年七月购入哈尔滨啤酒股份所支付的款项,SAB获得1.24亿美元利润。而这些利润如果要靠SAB公司技股哈啤通过利润分成收回的话至少要12年时间。外界看来SAB并没有吃亏,事实是这样的结果SAB心里并不是滋味,失去哈啤不但影响了SAB在东北业务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全国业务的发展,来自冤家AB公司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失去的利益远远大于得到的利益。虽然这一场收购大战已经尘埃落定,AB公司的胜出使SAB失去了垄断东北啤酒市场份额的机会,但SAB在中国的市场根基并没有被动摇,SAB已在中国建立稳固的地位,并将通过其占51%股权的合资企业华润啤酒继续在中国投资,以进一步巩固其地位。华润啤酒现在中国拥有36家啤酒厂及多个地方与地区的著名品牌,这些品牌均有潜力发展成全国性的品牌。华润啤酒产能已经超过450万吨,2003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居中国第二。而且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以华润啤酒2003年公布的年报结果来看,其在一些重要市场指标上已经超越了青啤和燕京,再加上今年对钱江和龙津的收购,华润超越青啤升级称霸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而且收购的企业多为大中型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较好,市场覆盖东北、华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虽然华润对外宣称自己并不想当第一,但离第一的位置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但此外,SAB会继续争取实质的业务增长,而且会在价格合理及可提高华润啤酒在中国的战略性利益的前提下,考虑收购其它资产。SAB方面称,公司通过华润啤酒来发展中国业务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

  哈啤之所以反对SAB欢迎AB,也是处于品牌发展的考虑。哈啤董事长路嘉星认为,哈啤会因安海斯的专业知识而受惠,使哈尔滨啤酒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由于SAB是中国啤酒三巨头之一华润啤酒的大股东,哈啤与SAB合作后其品牌能否保全还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进入全国市场与其他品牌角逐。权衡利弊的哈啤自然很明白,谁是他们合作的最佳伙伴,无疑哈啤的最终选择是明智的。这一决定必将对哈啤与百威遍布全国的营销渠道实现共享,进一步快速走向全国市场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失去垄断东北啤酒市场的SAB公司不会善罢甘休,AB公司也不会掉以轻心,外界认为由AB公司控股的哈尔滨啤酒和SAB持股49%股权的华润啤酒在这里各自占据30%份额,双方在东北新一轮白热化品牌整合战即将开始。

  哈啤股权争夺战虽然尘埃已落,但国际啤酒巨头对中国啤酒品牌整合的战火才刚刚燃起,更多类似于哈啤股权争夺的故事将在中国啤酒市场上演。招商证券朱卫华指出,外资进军中国啤酒市场尚处于布局阶段,外资实力雄厚,往往考虑的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他们会从自身布局考虑某一家企业的重要性。目前国内排行前十的啤酒企业,除燕京啤酒之外,几乎都少不了外资的身影,如青啤与AB,华润与SAB,粤海啤酒与荷兰喜力,珠江啤酒与英特布鲁,重庆啤酒与苏格兰——纽卡斯尔等。

  为了完成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外资啤酒不惜重金铺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有谁可能成为下一个哈啤? 更多的人开始深思,在外资全面推进其中国啤酒市场的品牌整合战略的巨大压力下,中国啤酒企业该何处何从?民族啤酒品牌该如何发展?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生产经营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生产经营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