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赚钱宝典 - 浙商 中国第一商帮

浙商 中国第一商帮


请欣赏:《浙商 中国第一商帮》

    温州年产皮鞋6亿双以上,大部分外贸鞋企在外国都设有子公司。估计世界上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穿的是温州产皮鞋。图为外国客商选购温州皮鞋。

    “良贾深藏若虚”,做不起眼的产品,不喜作秀,不事张扬,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浮出水面,浙商多数时候并不惹人注目。

    “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评出“最具竞争力的民营企业50强”,26个浙江企业榜上有名,赫然占据半壁江山。媒体评论,今天浙商已成为当仁不让的“中国第一商帮”。

    实际上,浙商近年一直是各式排行榜的主角。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福布斯财富排行榜、慈善榜、纳税榜,浙商无不雄踞前列。

    自1997年以来,浙江在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4项指标上的领头羊位置从未旁落,2004年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潮

    同晋商、徽商、潮商相比,浙商没有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浙商表现出的生存能力让前辈商帮黯然失色。东部、中部、西部,浙江人的汗水洒落在神州的每一方土地;欧洲、非洲,甚至战火纷飞的中东,浙江人活跃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上海注册的外省市企业中,平均5家就有一家来自浙江;山城重庆,温州人正在那里打造“西部鞋都”;在美国,浙江万向集团是三大汽车配件供应商之一;在巴黎的13区至14区,充盈于耳的是温州方言……据浙江省工商局调查,目前约有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和世界五大洲创业,浙江人在外设立的市场主体近80万家,注册资本金2000亿元,投资总额达6000亿元。

    经济学界对此的评论,以前是“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现在是“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潮。

    浙商的成功悖论

    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70%以上的浙商只有初中以下文化,近80%出身于农民,且浙江又是资源小剩硬件条件如此不利,浙商的成功何以得来?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让人佩服。”

    1986年夏天,42岁的宗庆后踩着三轮车卖棒冰,一根棒冰只赚一分钱。谁也不曾想到,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日后竟然创办了“娃哈哈”集团。宗庆后的挥汗如雨和白手起家正是整个浙商创业史的一个缩影。浙江农民商人的创业,首先是从七十年代末的兜售小商品开始。走街串巷,走南闯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编织了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

    杭州商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勇军认为,浙江企业成功的关键是由于浙江人天生有着一种经商的能力资源。浙江没有良好自然资源,没有大规模的外资投入,但众多小企业、个体户的汇集,却给浙江人提供了高出内陆人几十倍的经商机会。这种锻炼使得他们在观念、行为上能够走在别人前面。

    这种经商能力,使浙江人在商海中崭露头角。浙江各地冒出了很多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工厂,领带、衬衫、西装……是浙商武装了我们从上而下的装束。

    不落窠臼的“浙商模式”

    “浙商模式”在过去20年内大获成功,但浙江人并没有落入模式窠臼,开始进军新兴行业,走转型之路。

    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发过一篇整版报道“CHINABUYINGAMERICA(中国收购美国)”,讲的是杭州商人汪力成收购纳斯达克证券的故事,是为浙商靠资本运作手段成功的例子。

    一度充斥假冒的温州鞋业,如今有了“奥康”、“康奈”这样的全国名牌,是为浙商走上了靠品牌拓展长远发展空间的正途。

    作为一个年销售额达20亿元的服装企业,温州美特斯·邦威公司不仅尝试虚拟经营,还实现了销售系统的数字化,是为浙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产业层次的良性尝试。

    当然,转型创新,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吴晓波就表达了这样的隐忧:包括浙商在内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对文化和企业精神建设的认知不足,势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见,建构体现人本关怀的“浙商文化”,或许是浙商们将面临的下一个大挑战。  






赚钱宝典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赚钱宝典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