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常识 - 深圳海归创业苦乐不均 三成海归变“海待”

深圳海归创业苦乐不均 三成海归变“海待”

  记者从团市委、市青联等单位日前联合主办的“魅力深圳——归国留学人员同城聚会”上了解到:深圳已经成为留学人员创业的理想之地。到目前为止,我市留学生企业已经达到486家,我市各大医院的院长80%以上是“海归”人才。资料显示,由于水土不服,仍有近三成“海归”变成了“海待”。专家建议,留学归国人员还应继续充电,要补上经营管理这门课。

  深圳“海归”企业达486家

  海归来深创业热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的留学人员企业已经达到了486家,总投资金额达20亿元。2003年留学人员企业上缴税金8000多万元。

  据介绍,最近两年,我市每年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超过千人。目前我市已经累计有5700名海外留学人员在深创业、工作。大批海归人才活跃在我市各行各业,我市各大医院的院长80%以上是海归人才;在我市各部门担任处以上干部的海归人才达300多人。

  三成“海归”缘何成“海待”?

  并不是所有“海归”的创业之路都是一帆风顺的。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还显示,由于水土不服,有近三成“海归”成了“海待”。

  一位在英国攻读管理学硕士的“海归”人士,在国内求职时的目标是年薪在15万至16万之间。这位年轻人一直认为,自己的大学同学目前在国内的薪酬已经达到这个数字,自己要求并不高。令他苦恼的是,他的求职计划屡屡受挫。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总经理张滨龙告诉记者,在国内人才市场对“海归”人才趋于理性的今天,仍然期望几年前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和其他相关待遇,成为了用人单位与归国留学人员之间深入沟通的障碍。

  张滨龙说,用人单位目前更注重的是经历而不是学历。海归回国创业,需要有一个重新扎根的过程。他们首先要改变对自身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的不成熟心态,“留过洋”并不能代表着高职位、高薪水。

  “海归”创业还需“充电”

上 页 1 2  下 页  

创业常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常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