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常识 - MBO:在中国热起来了

MBO:在中国热起来了

据悉,目前国内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准备或即将推出MBO方案

MBO这个舶来词今年以来有些热得发烫。一个有力的佐证是,1999年到2001年3年中,上市公司中发生MBO的共有粤美的、深圳方大、宇通客车等5家,而今年以来已先后有洞庭水殖、胜利股份、佛塑股份、特变电工等8家公司宣布实现了MBO。而近期有关上市公司MBO的公告仍在频频出现。

与此同时,一些有关的研讨会接二连三地举行。关注MBO的除了众多的投资机构、各类企业,还有不少地方的体改委和国资局。在深圳举行的这次论坛上,就有各类企业的代表。而帮助解决MBO基金的各种计划也纷纷亮相。比如,深圳国投与花旗银行、梧桐基金、红塔创投筹备国内最大的MBO基金公司,即申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至少有5到10家类似于这样的MBO基金正在筹建之中。此外,重庆新华信托宣布要实施MBO信托计划,深圳中科智担保公司提出要积极开发适合MBO的担保产品。

内地现有MBO的特点

从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目前已实行的MBO案例来看,其运作模式都是由管理层在外部设立一个收购主体,这个主体都是所谓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出让方大多是国有股东,股权性质原来大多是国有股。收购性质都是协议收购,尚无要约收购,洞庭水殖、ST甬富邦等公司的MBO概莫能外。

虽然各公司MBO的规模不等,但MBO后原来的管理层大都取得了对公司的控股权,比如粤美的MBO后由管理层持股的美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19%。

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价转让普遍。比如,在粤美的MBO中第一次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2.95元,第二次股权转让价格为每股3元,均低于公司2000年每股净资产4.07元。而今年洞庭水殖、胜利股份、佛塑股份等三家管理层收购的价格也均低于每股净资产,如佛塑股份的转让价格为每股2.95元,相对于每股净资产折价7%左右。

另外,已有的MBO大多以融资的方式进行。据统计,已实施或正在实施中的MBO所需的巨额资金中仅有5%至10%来自公司高管的腰包,其余大部分是以股权作抵押的银行贷款,借债成为融资的主要途径。

目前的管理层收购大多还处于小心探索和谨慎试点的阶段,实施者也大多不愿引起媒体的注意。有的公司高管力图通过小股东看不懂的迂回方式,以间接方式达到实际控制的目的。

令人关注的是,实施效果普遍未显现出来。有的业绩还出现明显滑坡。比如粤美的今年前三季净利润只达到去年中期八成多的水平。

上 页 1 2  下 页  

创业常识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常识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