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政策法律 - 4月政策环境稳定 关注四大投资题材

4月政策环境稳定 关注四大投资题材


 
 总体结论
 
   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物价受资源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全面展开的影响涨幅将开始有所提高,预计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达到1.3%左右,总体仍处于一个十分理想的低通胀区域。主要的金融指标也已回到正常的运行区间。为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如果投资等数据偏高,我们认为不能排除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等政策的可能性。
 
   国务院3月12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对今年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地部署。由于此次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而会对一些具体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汽车等上述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将推进新一轮的产业并购重组。
 
   4月份的证券市场仍然有望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市场政策环境。从宏观政策面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费税调整、新会计准则颁布和并购重组等题材值得市场关注。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3月份公布的2月份物价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涨幅比1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CPI涨幅回落主要和春节长假之后消费的降温有关,而春节因素(去年春节在2月份,今年春节在1月份)则使这一效应进一步放大。
 
   我们认为1-2月份平均数据能够较好地剔除掉春节因素的影响。平均后的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剔除食品之后的核心价格上涨0.9%,涨幅分别比去年全年回落0.3-0.5个百分点。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最大的变数来自资源品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考虑到两会召开之后,资源价格、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将全面展开,这将推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尽管由政府定价的资源品和公用事业价格具体权重不得而知,但是考虑到资源品和公用事业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资源品及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对CPI的影响会十分明显。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1.3%左右。
 
   从2月份数据来看,生产资料价格(PPI)涨幅总体回落,上中下游分化进一步加剧。由于资源稀缺性和需求旺盛,资源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由于产能增加过多和需求增速放慢,原材料行业价格涨幅放慢;下游加工工业过剩情况最为严重,价格涨幅已经回落到0附近,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从全年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基本上没有通货膨胀风险,而要提前防范通货紧缩。我们主要的判断依据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供求缺口缩小,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二是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开始增加,价格竞争(降价)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作为居民消费价格领先指标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持续低位运行。
 
   2月份的金融数据显得较为平稳,主要金融指标运行均恢复到正常区间,证明1月份金融数据异动成分居多。首先,2月份M1增速比1月份上升1.8个百分点,M1与信贷增速差的“喇叭口”明显收窄;其次,2月份居民储蓄增长率为18.3%,比1月份大幅下降了2.8个百分点,基本降至去年年末的水平;再次,企业存款增长率为16.8%,比1月份上升4.4个百分点。将这些指标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企业春节前用存款发放奖金是1月份M1和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下降、居民储蓄增速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只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2月份随着春节效应的消失,主要金融指标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的运行区间。
 
   2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49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53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尽管与1月份信贷投放同比激增的势头相比,2月份信贷投放过快的趋势有所减缓,但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累计信贷投放规模已经达到全年目标的28.6%,央行在公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末信贷增长环比折年率为15.2%,我们的预测模型同样显示,2月份信贷增速与央行调控目标分解到月度的增速偏差在继续扩大。因此,可以判断,目前信贷增速依然明显偏快。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央行后续将继续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保持较大的货币回笼力度来调节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增长速度。考虑到央行在2月份公布的《2005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依然倾向于强调防止投资反弹,并且提出了要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来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因此,如果投资等数据偏高,我们认为不能排除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等政策的可能性。
 
   关注解决产能过剩的攻坚战
 
   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对今年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全面地部署,并指出了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原则和八项重点措施。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以房地产、汽车等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和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驱动下,加上中国正逐步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随后连续几年都保持了20%以上投资速度,并显著快于消费需求,从而使得我国经济在进入2005年后,出现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目前也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造成当前出现工业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亏损面扩大等现象,这不仅增大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导致一定的通缩压力。自2005年底以来,相关部委已“狙击”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将解决产能过剩行业被列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此次国务院发出措辞较严厉的《通知》,将对产能过剩发起一场新的攻坚战。
 
   此次《通知》确立的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市场,因势利导,控制增能,优化结构,区别对待,扶优汰劣,力争今年迈出实质性步伐,经过几年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尤其强调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突出有保有压,这意味着重组、改造以及扶优汰劣仍将是未来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想和方针,而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财税政策等仍将是推动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
 
   在具体措施上,《通知》强调继续搞好投资调控、提高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清理整顿在建拟建项目、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高、鼓励兼并重组等八大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然而,我们也遗憾地发现此次更多的是强调从供应方通过“砍”或“压”的手段来解决产能过剩,而没有从扩大市场需求角度出台新而有效的疏导性政策措施。
 
   由于此次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而会对一些具体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汽车等上述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对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强,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可能是利好,而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和小型企业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契机,将推动中国迎来新一轮的兼并重组高潮。
 
   关注宏观政策变动下的投资机会
 
   两会后的市场政策环境相对较为平稳,全年的政策基调在年初已定,一切均按部就班地在稳步推进。由于股权分置改革进入真正的攻坚期,因此,市场关注已久的恢复融资在4月份有望继续暂缓。从宏观政策角度,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变动而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市场关注。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国家将把建设新农村的重点集中在发展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这既是国家建设新农村的重点,也是充分挖掘新农村建设投资机会的切入点。首先,农业及配套产业将直接从国家支农政策中受益,主要包括: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国家重点扶持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林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尤其是被国家认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龙头企业;2、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配套企业。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使得相关行业受益,主要包括:1、水泥、钢铁等建材行业,农村公路建设、村庄治理、新建住宅等将增加水泥、钢材等建材相关的需求,这些行业将从中明显受益;2、能源设备行业,农村电网改造、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范围的扩大、加大沼气、太阳能、风能利用的投资,将增加对相关设备的需求;3、医疗器械,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大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医疗器械行业将从中受益。再次,和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相关的依赖性消费品行业将受益。从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这主要集中在传统家电、摩托车、移动电话、医药四个方面。
 
   二是消费税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3月21日联合下发通知,从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此次消费税政策的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涉及和涵盖的行业多,且税率调整的方向不同,有升有降,由此带来的影响不一。从政策本身而言,根据近年来社会发展和变化的情况,适当调整相应行业的消费税率,这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从企业层面来看,尽管消费税属价外税,由消费者承担,但调整消费税率对微观企业的定位和影响仍比较大。我们认为家化、白酒、摩托、轮胎等行业因税目取消或下调而将受益;汽车消费税按照排量大小征收不同消费税,小排量汽车生产企业将有所受益。
 
   三是新会计准则颁布带来的投资机会。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我们认为有两类热点行业公司将显著受益于新的会计准则。第一类是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将使科技及创新类企业受益。在新的《无形资产》准则中,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允许将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这无疑会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我们认为,会计及税收政策的配套,将使得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及现金流实现长期的同向增长,如决策正确,这将使相关公司进入一个发展的良性循环周期,并提高估值水平。另一类是借款费用可资本化范围的扩大将使生产周期长的先进制造业公司受益。由于许多先进制造业公司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借款金额巨大,因此实施新会计准则将会提高此类企业的业绩。这种会计政策的变更,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当前的会计利润上升,关键在于改善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核指标,从而提高经营者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四是并购重组带来的投资机会。随着《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改,有关上市公司并购的相关制度法规也将日趋完善。据悉,监管部门正在配套两法制定《上市公司收购备忘录》和《上市公司流通股协议转让管理办法》。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也将改变原来并购项目价值评估体系扭曲和缺乏退出渠道等问题。我们认为,并购市场正因此在发生质的变化。从推动力的角度,有两大类并购题材可以值得关注。一类是由制度变革推动的并购。这主要包括由国资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推动的并购题材,如央企的整合带动的私有化浪潮、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重组、ST公司股改的重组等。另一类是由内在价值推动的并购,主要是外资并购的题材,如一般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渠道资源性行业等外资感兴趣,且存在明显价值重估或具有长期战略投资价值的行业都蕴藏着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的关注。
 
政策法律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政策法律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