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商机 - 巨人崩盘与史玉柱东山再起

巨人崩盘与史玉柱东山再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史玉柱”三个字已经成为中国处于原始阶段的企业家精神的一个符号。他的成败表明,中国不仅需要企业家精神,也需要一个理性健康的商业环境
    
     1992年,一家知名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的万名青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
    
     第一名,比尔·盖茨。第二名,史玉柱。
    
     当时的史玉柱,可能是全中国30岁以下青年中最著名的一个。这位身高1米80,体重不到120斤的文弱青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深圳迅速发迹,后来又迅速倒下,但他在2001年又重新出山,不但还清了上亿的债务,还再次成为商场上的红人。
    
     研究史玉柱的过去你会发现,无论是最初的成功,还是后来轰然倒下,都与其冒险性格分不开。1989年,浙江大学数学系高材生的史玉柱独闯深圳。当时,他的行囊中只有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和自己耗费9个月研制的一套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几天后,他作出了一生中的第一个豪赌决定,他给《计算机世界》打电话,提出要为其自己研制的软件登一个8400元的广告,条件是先登广告后付钱,他以软件版权作抵押。
    
     13天后,他的银行账号里收到了三笔总共15820元的汇款。两个月后,他赚进了10万元。这是他经商的“第一桶金”。又过了短短几个月,他变成了百万富翁。接着,他潜心研究出新一代汉卡产品。并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广告和销售网络的铺设中。而三年后的1993年,他所创办的巨人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达3.6亿元,成为排在四通集团之后的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又过一年,巨人公司一次性就投放了1亿元的广告费进入保健品行业,从而迎来了第二个增长高峰,史玉柱个人也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第8位。并获得珠海市政府的特殊奖励,成为全中国知识青年的偶像。
    
     然而,身处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难保做什么都顺的史玉柱不会自我膨胀。1992年,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当初的计划是盖38层,自用。但一位中央领导视察后,便兴致高昂地说:“这个位置很好,为什么不盖高一点”。史玉柱于是改变了主意,决定改为54层。但后来,又有人建议他盖个全国第一高楼。最后停留在了想象中的“中国第一高楼”的顶层——70层。这项投资至少需要资金12亿元,工期延长到6年。而大厦动工的1994年巨人集团的年销售额也不过10亿元。大量原本计划用于保健品业务的资金被调往大厦。1996年9月大厦的地下工程终于完工,开始浮出地面。而这时,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也爆发了。保健品业务一落千丈,第70层成为永远到达不了的梦想,尽管巨人大厦只需1000万元资金就能再动起来。而且,各地销售商欠巨人集团的钱有3亿元左右,其中1亿多属于良性债权。
    
     在财务危机被曝光三个月后,史玉柱终于向媒体公开了一个“巨人重组计划”,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8000万元的价格出让巨人大厦80%的股权,二是合作组建脑黄金、巨不肥等产品的营销公司,重新启动市场。可是谈了十多家,终于一无所获。史玉柱也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是什么导致巨人集团的突然崩盘呢?即有史本人的性格弱点,也有管理问题,和当时政商环境的负面影响。原始的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善于抓住各种潜在的和现实的机会,但同时又很难避免更多机会的诱惑,加之无视市场规则和秩序,不按牌理出牌,最终酿下苦果。
    
     然而,这还不是史玉柱这个故事的全部。一个没有足够的企业家精神的人,这时或许会一蹶不振,但史玉柱又通过保健品重新站了起来,到2000年时,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带动了一个新保健品“脑白金”的热销,而其幕后推动者正是史玉柱。史的新公司的营收很快达到10亿元。而2001年1月,史玉柱花1亿元巨资收购巨人大厦楼花还债,大概是这个故事的高潮。很多人将其作为一个企业家诚信的典型加以追捧,但也有人给他算了一笔帐,这一举动为其带来的广告效应就已经超过1亿元。如果考虑到史玉柱的营销天才,这大概也算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现在如何去评价这个人,已经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史玉柱”三个字已经成为早期原始状态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个符号。他的成败也表明,中国不仅需要企业家精神,也需要一个理性健康的有规则秩序的商业环境。至于这个人今后的命运,大概要看这种早期的创业赌徒精神能否最终化为成熟的企业家心态了。(来源:中国企业家)
    



商机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商机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