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财富人生 - 脾气来了,福气就没了!

脾气来了,福气就没了!


每日名言


  生命的真意就是植树,你并不期望你会在自己种的树下乘凉。--Nelson Henderson
 

每日自励


  我寻找并创造改变的契机。  
 

脾气来了,福气就没了!


  在职场工作中,「沟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是对上司、属下、同仁、客户,或对各接洽商谈的单位元元元,都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这亦即所谓的『人际沟通』。


  然而,在职场中,难免会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也会遭遇挫折,这时,自我心情的调适,或自我不断的激励,就是所谓的『自我沟通』。


  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对下』的说话方式。例如:『你错了,你错了,话不能这么说』或是『唉呀,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这样做不行啦,你怎么那么笨,跟你讲你都不听……』


  一般来说,人都不喜欢『被批评、被否定』。但是,有时我们在言谈间,却不知不觉地流露出『自我中心主义』和『优越感』,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可是,有句话说:『强势的建议,是一种攻击』。


  有时,即使我们说话的出发点是良善的、是好意的,但如果讲话的口气太强势、太不注意到对方的感受,则对方听起来,就会像是一种攻击一样,很不舒服,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心中会有一种慨叹…你知道吗?其实,我满赞同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欢你『讲话的口气』,其实,我满同意你的见解,但我很不喜欢你『讲话的态度』。有时,我们会说:『我这个人很理性啊,你看,我的门都是开的,大家随时都可以进来和我沟通啊』。可是,如果『我们的门是开的,心却是关的』,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在沟通时,必须注意到对方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有『自我尊严感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赞美、被认同、被附和,而不喜欢被否定、被轻视,所以,即使双方意见不同,但必须做到『异中求同、圆融沟通』,『有话照说,但口气要委婉许多』。


  中国人造字很有意思,想想『我』这个字,是哪两个字的组合呢?是『手』和『戈』。「我」字,竟然就是「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刀剑、武器」,所以每个人都常做「自我防卫」,来保护自己,但是,在沟通时,人除了防卫自己之外,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想,善用「同理心」,也学习控制自己的『舌头』『在适当的时候,说出一句漂亮的话;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打住一句不该说的话』。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不要急着说、不要抢着说,而是要想着说』。绝对不要『逞口舌之快』而后悔,因为说话是没有『橡皮擦』、没有『立可白』的,不能再把话擦掉呀。另外,职场沟通中,我们必须学习『情绪忍受力』和『挫折容忍力』,因为,『脾气来了,福气就没有了』。在我们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必须先静下来、勿冲动行事也学习『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免得事情愈弄愈糟糕。

  有句话说:『生命的长度是上帝所给予的,但生命的宽度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确,我们虽然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我们都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关系更圆融,也使生命过得更漂亮、更有意义,不是吗?
 

书摘:《达赖生死书》


  所有的生命都渴求快乐,不要痛苦。我们运用许多技术,遣除表面及深层型态的痛苦。无论是有没有宗教修行的人,都会在生命的过程中,寻求减低自己及他人痛苦的方法,有时甚至将受苦当做克服更大痛苦和得到快乐的方法。


  每个人都试着要遣除表面的痛苦,但有另一种技术可以从更深层面遣除痛苦,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未来世的痛苦,甚至可以消除自己和一切有情生命所有的痛苦。心灵的修行就属于这一种。


  慈悲降低对于痛苦的恐惧


  心灵修行意味着改善我们的念头。在梵文中称为Dharma(法),意思是「能持」。这表示调整负面的态度,让自己不再受那个特定的苦。


  首先我们了解到,在轮回中,寻求让自己不受苦,将自己的领悟扩及他人,然后建立慈悲。这意谓着为了不让他人痛苦,要将自己奉献出来,照顾许多人,同时由于专注于他人的福利,自己将更快乐。慈悲能减低对于痛苦的恐惧,同时增加内在的力量。它给我们一种授权的感觉,让我们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增添勇气。


  举个例子。最近我在菩提迦叶,因肠子长期感染而生病。去医院的途中,我的腹部十分疼痛,流了很多汗。车子行经灵鹫山区域(佛陀在此弘法),那儿的村民很穷,我甚至没看到小孩上学,只有贫穷和疾病。我清楚记得有个患小儿麻痹的男孩,腿上装着生锈的金属脚架,腋下夹着金属的拐杖,显然没有人照顾他,我很难过。稍后在一个茶亭,看到有个老先生穿着脏衣服,跌倒在地,躺在那儿无人照顾。


  之后在医院里,我的脑中一直萦绕着见到的景象,思索着有人照顾我,而那些可怜的人却乏人照顾,多么悲惨。我的念头不在想自己的苦,而是想到他们。虽然身上的汗大量在流,我的担忧却在他处。


  就是这样,虽然我的身体正经历很大的痛苦(肠壁穿孔),无法入睡,我的心却没有任何恐惧或不舒服。如果我只专注在自己的问题上,只会让情况更糟。这就是我个人经验到的小例子,说明慈悲的态度如何帮助自己压抑某种程度的生理疼痛,同时避免精神的沮丧,不论实际上是否能直接帮助他人。


  无常:生命的本质


  慈悲加强我们的外貌,伴随着这份勇气,我们愈加放松。当我们的观点包括无量众生的痛苦时,个人的痛苦看起来就相对渺小。


  从无始以来,我们受到一种恒常的幻觉影响,总认为还剩下很多时间,这让我们陷入浪费生命的危机里。要反制这个倾向,对无常做禅定最重要,要觉悟死亡随时会发生的这个事实。即使不能确定今晚是否会死亡,当我们培养一种对死亡的觉知,那么对于今晚可能会死,就能欣然面对。有了这种态度,如果能做任何对此生及下一世都有助益的事,我们都会优先去做,而不会只做对此生有表面助益的事。而且,当我们不确定死亡何时会发生,我们会限制自己做对此生及未来世有害之事。根据各自的能力,我们将发心建立各种态度,来驯伏各种未调伏的心。不论活一天、一星期、一个月或一年的时间,都有意义。我们的念头和行为都将依着长程的利益,活得愈久就愈有利益。


  相反地,如果受制于恒常幻象的影响,将时间耗费在此生的表象上,我们将蒙受极大的损失。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世班禅喇嘛提醒我们注意,每一个剎那都有价值。


  以我自己为例,现在是六十七岁,在我之前的十三位达赖喇嘛中,我的年纪最老,除了第一世达赖喇嘛甘登竹活到八十岁外。第五世达赖喇嘛活到六十六岁,我比他老。由于近来医疗和生活条件的发展,我还有希望活到八、九十岁,但到了某个时候一定会死。


  三个根本、三个决定


  我们西藏人甚至认为透过仪式可以延寿,要执行长寿法的修行仪式,必须在专注的禅定中有稳定的观想。此外,必须了解自性空,因为是智能展现为我们所观想的理想自己,同时必须有慈悲心和利他的成佛愿望。这些必要条件使得长寿的禅定非常困难。


  因为恒常及珍爱自我的态度会摧毁我们,因此,最有效果的禅定,就是对无常、自性空和慈悲做禅定。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强调,飞向证悟的双翅就是慈悲和智能。两者就是克制恒常和自我珍爱的方法。


  大约十五、六岁时,我学习证悟之道的各种阶段,同时也开始以某种形式的禅定来培养各种进阶。觉知死亡这个题目,绕着三个根本、九个理由和三个决定来建立。


  第一个根本:思索死亡是确定的。

  因为死亡一定到来,因此无法避免。

  因为我们的生命不能延伸和不停减少。

  因为就算我们活着,也少有时间修行。


  第一个决定:我必须修行。


  第二个根本:思索死亡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因为我们在世上活着的时间不确定。

  因为死亡的因素很多,而生命的因素很少。

  因为身体的脆弱性,死亡的时间不确定。


  第二个决定:我必须现在修行。


  第三个根本:思索临终时除修行之外一切无助益。

  因为临终时我们的朋友是无助益的。

  因为临终时我们的财富是无助益的。

  因为临终时我们的身体是无助益的。


  第三个决定:我将修行不执着于此生任何美妙的事物。


  轮回的本性,就是所有的聚合终将分散。无论朋友彼此如何喜爱,终究要分离。


  当我年长的教师林仁波切健康时,我几乎无法也不能忍受去想他的死亡。对我而言,他像一块可以依靠的硬石,我怀疑没有他自己是否能生存。但当他经历一次中风,接着是第二次非常严重的中风时,这个情境终于让我部份的心开始思考:「现在最好能让他走。」有时我甚至认为他故意生病,然后在他真的走时,我可以准备好去处理下一个任务,去找寻他的转世。


  除了与所有的朋友分离外,所累积的财富和资源,不论多美好,都终将无用。不论你的地位或阶级有多高,最后都必定坠落。为了提醒自己,当我登上高台授课时,一坐下时,我对自己念《金刚经》中关于无常的话语:


  一切有为法

  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

  应作如是观


  我思索因缘聚合和现象的脆弱性,然后弹指,简短的弹指声象征无常。我提醒自己很快就要从高高的宝座上下来。


  一切有情生命,无论活多久,终将死亡。没有其它方法。一旦住在轮回中,无法在其本质外生存。无论事情多美妙,在本质中已设定这一切美妙的事情和享用的我们,最后必定衰退。


  我们不只会死,而且还不知道何时会死。就算有朕兆会活得很老,我们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今天不会死。不要再拖延,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如此,就算今晚死亡,也没有遗憾。如果我们能建立对死亡不确定性和迫切性的认知,就会愈来愈强烈感觉到必须智能地运用时间。


  就如西藏学者瑜伽士宗喀巴所说:


  当了解到此人身之难得,

  即无法游手好闲。

  当见到伟大之意义,

  无意识度日即为悲伤之因。

  当对死亡做静虑,

  即对下一世做准备。

  当对行及其果做静虑,

  无良知的泉源被摒弃。

  当此四根本如是稳固时,

  其它善德修行亦增长。


  思索死亡,不仅能为临终做准备,以及唤醒对未来世有利益的行为,对我们的心理也有戏剧化的影响。


  例如,当世人不习惯对死亡做正念修行时,就算他们明显衰老和行将就木,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不能如实地向他们说出,甚至认为必须称赞他们的外观。双方都知道那是谎言,真是荒谬。


  有时,患有绝症的病人,会避免使用「死亡」的字眼。我发现几乎无法与他们讨论迫近的死亡,他们拒绝去听。


  但对于目前连「死」这个字眼都不能面对、也从不关心其真相的人,等到死亡实际来临时,就很可能造成极大的恐惧和难过。另一方面,当我遇见行将死亡的修行者,我毫不犹豫地说:「不论你是死亡或复原,两者都需要做准备。」我们可以共同思索死亡的迫切性,无需任何隐瞒,因为他已准备好无憾地面对死`。


  一个修行者愈早对无常做思考,临终时就会愈有勇气、愈快乐。思索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性,会让心祥和、有纪律,以及有福德,因为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心将驻留于更深刻的事情上。



财富人生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财富人生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