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SOHO创业 -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SOHO族 开发特区创意设计SOHO英语SOHO杂谈SOHO休闲 首页 | .net | ASP | PHP | JSP | 数据库 | 多媒体 | Dreamwear| Firework | Flash | Photoshop | 名家文集 | 时尚文字 | 英语学习 | BLO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SOHO文字>>名家文集>>文章内容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 [ 作者:未知 | 来源:SOHO文化| 点击数:] var arrBaiduCproConfig=new Array(); arrBaiduCproConfig['uid'] = 107306; arrBaiduCproConfig['n'] = 'kanshangrencpr'; arrBaiduCproConfig['tm'] = 20; arrBaiduCproConfig['cm'] = 76; arrBaiduCproConfig['um'] = 26; arrBaiduCproConfig['rad'] = 1; arrBaiduCproConfig['w'] = 728; arrBaiduCproConfig['h'] = 90; arrBaiduCproConfig['bd'] = '#ffffff'; arrBaiduCproConfig['bg'] = '#ffffff'; arrBaiduCproConfig['tt'] = '#0000ff'; arrBaiduCproConfig['ct'] = '#000000'; arrBaiduCproConfig['url'] = '#666666'; arrBaiduCproConfig['bdl'] = '#666666'; arrBaiduCproConfig['wn'] = 4; arrBaiduCproConfig['hn'] = 1; arrBaiduCproConfig['ta'] = 'right'; arrBaiduCproConfig['tl'] = 'bottom'; arrBaiduCproConfig['bu'] = 0;

  ——苏北农村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在我国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大打经济翻身仗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包括抚养子女在内,各项费用支出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对于留守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由于缺少父母ad_dst = 0;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的关爱和监督,却容易出现种种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调查表明,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成绩一般较差,而更为重要的,这一部分学生中有的内向、孤僻、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在素质、品质教育和个性方面都有不同程的欠缺……

  关键词:农民工 留守孩子 留守综合症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国内出现了相当程度上的两极分化问题。同时,GDP和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可对于八亿中国农民来说,他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却并非很明显。由于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进入城市从事那些既脏又累可收入并不高的工作,于是农民进城正在改变着中国农村不少家庭,中国数千年以来传统和相对稳定的家庭模式正在经历可能是有史以来少有的深刻变化。农民进城在改变着农村家庭的经济环境的同时,也使亲情缺失,观念冲突,劳动力减少和孩子留守等问题对农村家庭形成前所未有的考验。农民工以各自的方式奋斗在城市的边缘,在辛劳和汗水中追寻着梦想和希望。但在他们辛劳的背后,有着更多的忧心与无奈:他们的孩子远离他们,他们的生存的现状如何?他们过的还好吗?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问题也成为伴随农民工出现的又一大社会关注的问题。“读书无用打工有理”“无人管教自我放弃”、“情感缺失冷漠内向”等,正成为那些父母悉数外出务工,由祖辈照料生活的乡村学子的“留守综合症”。那些常年在外打工,以期待经济上翻身的农民,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的子女由于失去教育的机会、家庭失去温暖、心理变化将重复自己四处奔波的悲惨命运。

  在邳州市陈楼镇我们对当地农民工的走访调查显示:56.63%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由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等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人代抚养;60.44%的农民工认为“打工影响了对孩子的正常教育和培养”。但是,在被问及“如果考虑经济和家务以及对孩子的教育,你觉得在外打工的所得能补偿你的所失吗?”,65.03%的人选择了“能”。这证明,农民想要以进城务工等渠道来解决农村的诸多问题,包括子女的教育和培养问题。

  根据来自中国农业部的粗略统计,中国有90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2004年,实际务工的农民已超过一亿。2003年,中国最大的农民工输出大省四川,1370万农民外出打工赚回474亿元。占全省农民纯收入增加量的50%。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盐城市阜宁县是苏北诸多贫困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提出加快经济发展规划,同时积极鼓励劳务输出工作。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这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人外出打工。根据我们调查,该县约83万人,其中外出打工人员就达17.5万之多。我们到了该县三灶镇前灶村进行调查。发现该村共1400多人,劳动力1000余人,可长期外出打工人员就达478人之多。

  窥一斑而知全貌,在我国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大打经济翻身仗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包括抚养子女在内,各项费用支出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多少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从小就远离了自己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关爱。在为期半个月的调查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形至今仍让我们感到揪心,难以忘怀。这些仍然留在乡村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却容易出现种种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近而“留守孩子”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走遍苏北五市,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却:14岁的宿迁男孩张志富因交不起200多元的学费而黯然辍学;徐州小姑娘李蒙怯生生地向学校老师解释说:“我爸爸现在在外打工还没寄钱回来,我爷爷没钱交学费,我爸爸过几个月就能回来,您先让我上课,过几个月一定补上…… ”。苏北穷,农村更穷,农村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困难,在苏北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很传统的地域,由于农村的教育经费多来自于地方财政的投入,因而就显得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教学环境恶劣、师资队伍匮乏、教师素质偏低等都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障碍,农村的教育水平就更显得极其严峻。

  在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的一个农村小学里,我们通过与当地学校老师的交谈了解到,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成绩一般较差,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部分学生中有的内向、孤僻、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在素质、品质教育和个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照片中的这个小男孩是淮安市梁岔镇龙窝村的小波林,他才11岁,上小学三年级,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看,阴暗的房间里,瘦弱的孩子与偌大的桌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灯光是那么的昏暗,孩子不得不趴在昏暗桌子上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孩子身心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可家庭的条件不允许他能有更优越的学习氛围。我们不得不想起与他同龄的城里的孩子的学习环境:明亮的写字台、舒适的学习条件、一本本的学习资料、甚至还有家教。这些对于这些留守的孩子来说,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罢了。

  虽然小波林是不幸的,但与那些辍学的孩子相比,他又是幸运的。据我们调查统计,在苏北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率仅为27.8%,与城市的入学率低了好多。更严重的是,农村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还有很多,每年苏北五市有近十几万农村少年在小学和初中毕业或未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新的低文化素质劳动力,教育“金字塔”的坡度有日益陡峭之势。

  在农村失学儿童中,其中留守孩子的比例高达80%,当我们来到盐城市阜宁县三灶村时,我们在马路边见到了刘老汉的几个孙子,他们赤裸着身子,在骑着三轮车一起打闹、嬉戏而观望他们的是他们的爷爷。这位爷爷告诉我们:他和老伴在家抚养大儿子家两个、二儿子家两个、三儿子家一个小孩,上还有80多岁高龄的母亲,每天还要干农活。“大人都出去打工了,这么多小孩管也管不住,有时连管他们的时间都没有。”爷爷奶奶下田干活,5个孩子就和80多岁高龄的太奶奶在家,根本没法管教他们,只能放任自由。当我们问到“他们都读书没有?”“有的读,有的还没读,不读书的都和他们父母出去打工了。”“成绩怎样?”回答是“我们对他们上学情况知道也不多,不晓得怎样,总之他们也每天都去。”

  据我们调查,农民外出打工,造成了“隔代教育”,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孩子,这造成了家庭“空心”、亲情疏远,使这些留守的子女失去称职的监护人。传统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教育模式被打乱。而童年,正是一个人的性格、个性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亲情的呵护与关爱才能健康成长。当前农村大部分的祖辈,不仅年龄大,与孩子存在较大的代沟,而且多为文盲和半文盲,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尽合理,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就对留守孩子的教育不仅促进很小,有的甚至扭曲了孩子的教育。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小一点的留守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抚养,大一点的则兄妹自己撑起一个家,他们集读书、干农活为一身。同时,由于没有能把握方向的家长,他们自我放弃、走向极端的不在少数,部分人滋生“读书无用”的思想,一心想进城打工。在徐州丰县梁寨村调查时,一位已经不想读书的年仅16岁的男孩反问我们:“读书有什么意思,我爸爸妈妈还不是照样能挣钱,他们还不是没有读过书。城里肯定比农村好,要不然我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去就一两年不想回来?”,我们无语,不知道应不应该和他争执一番,估计任凭我们怎样劝他,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那让他憧憬已久的大城市。城市是比农村精彩,可城市里的竞争也比农村更激烈,试想如果在城市里你没有一技之长,又怎能立稳脚呢?也许他们会走他们父辈们同样的路——成为奔波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农民工。

  调查中的一幕幕至今让我们感到心痛,很惋惜,我们真不知道我们面对他们的那些“理论”应该说些什么,不知是他们的想法太麻木还是自己已经被他们震惊了,我们无语。我们能做的只有是强烈的呼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孩子特别是那些父母为了生计而到处奔波,他们只能留守农村的那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留守孩子家庭生活的艰辛:

  我们原以为这样的照片只会在电影里虚构或是在中国西部农村才能看到,可让我们吃惊的是这张照片却恰恰是在“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江苏省的北部农村调研时捕捉到的镜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无不为这个黑黑瘦瘦的小女孩感动着(图),无不为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生活同情着。她叫丹丹,生活在淮安市涟水县梁岔镇龙窝村。众所周知,涟水县是全国有名的穷县。龙窝村人口大概有1500人,由于地形偏僻,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民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那几亩黄土地,收入微薄,为了维持贫困的生活,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外出打工人口在当地同样高达30%。三年前,丹丹的爸爸和村里的一群男人一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列车,丹丹说,爸爸三年来只有每年春节才能回家,妈妈在镇上的小盒厂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因此,丹丹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我们来到丹丹的家里,家里的一切状况让我们的心情很沉重,我们甚至连开玩笑的心情都没有:那是一间很简陋的土房子,房间里布满了蜘蛛网,灰尘再加上这几天连连下雨,房子里阴暗潮湿,房子里没有太多的装饰,唯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粘贴在墙壁上的丹丹的奖状(图),我们知道丹丹在学校一定是个品学兼优的还孩子。同样,在家里时丹丹也很懂事,她能理解爸爸妈妈的打工辛苦,也很够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一些本不应该她做的事情她也会主动地完成,因为她知道这样可以减轻一些爸爸妈妈的负担。

  采访时我们发现,其实像丹丹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他们的父母由于外出打工不在家,家里面的很多事情孩子们都会主动地承担下来,干农活(图)、做饭、洗衣服、喂牲畜等等。不可否认,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许多孩子已经承担了原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他们比起城市里的孩子不知要辛苦多少,可他们也没办法啊,也许他们会想的就是早点和爸妈一样到城市里去打工,也许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摆脱这些了,他们真的能摆脱吗?我们能做的只有默默的祝愿,愿他们走好。让我们想想,如果孩子从小整天就要面对那些家庭琐事,被生活所困,他们的童年是多么可悲啊!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大,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孩子与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容抹去的代沟,很难沟通。长此以往,互不沟通就会演化成彼此的冷漠与不信任。同时,孩子时期正是身体、心理、智力各方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饮食、沟通等就现得十分关键,可恰恰是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的培养往往会被忽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于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并非很好,同时祖父母都很大年纪了,舍不得花钱买菜吃,甚至连油盐也舍不得吃,有时农村家庭吃饭也并非很及时,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孩子们饿的时候家里经常没有现成的东西可吃,他们就会吃爸妈在家时给他们买的方便面,这种食品营养肯定不够。这对于正需要营养的孩子来说是极不合理的。

  还有,在农村,因为打工使夫妻产生矛盾导致家庭解体的现象有上升趋势。来自民政部门的数字表明,在农村的离婚人群中,因为夫妻一方外出打工而导致离婚的,所占比例高达五成以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离婚的家庭将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呢,孩子未来的生活又应该由谁来照顾呢?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三、留守孩子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在宿迁市宿豫区调研时我们通过问卷的方式对留守孩子心理健康做了测试,结果显示,打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们多表现为内向、孤僻、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在素质、品质教育和个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些年来,打工子女的心理障碍更是被称为“留守综合症”。有关专家在分析部分农民工留守子女所患上的“留守综合症”时总结为:“无人管教自我堕落”、“情感缺失冷漠内向”、“读书无用打工有理”。

  小凯是宿迁市宿豫区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上小学四年级,其父母在苏州打工,他与姐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孩子缺少正常的父爱母爱,他很羡慕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身边撒娇。但当我们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时,他的回答让我们惊讶万分:“不想他们,因为他们不疼爱我,我也不喜欢他们。”将“凶残”这个词用在孩子身上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的所见所闻却不能不想到这个词:他和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孩子产生了矛盾,在他打不过人家的情况下先是装哭,可又乘对方不备是又突然拿起板凳向对方砸去,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亏得我们及时阻止,才没有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哎,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可是听说他却经常发生这种事,爷爷奶奶也很少阻止。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是爷爷教的,他爷爷经常用铁叉把他和他的奶奶戳的浑身是伤,他说他不狠就会被人欺负,包括他爷爷,所以他和他的爷爷也经常发生冲突。他还把打架的杰作指给我们看——他头上的一个大大的伤疤。

  无独有偶,小成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父母均外出打工,很少回家陪孩子,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躲躲闪闪,把头埋的很低,一直沉默不语,很害羞,不一会儿,就找个借口出去了,通过邻居,我们了解到:小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不爱说话,即使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也不多言,好多事都埋在心里,从不和爷爷奶奶讲。突然有一天,奶奶被通知到学校,一直蒙在鼓里的奶奶才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 一些情况,据老师说,小成经常在学校打架斗殴,平时不好好学习,调皮捣蛋,不交作业,迟到,打游戏,旷课,违反学校记录,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小孩子缺少看管,甚至有时候不回家过夜,在网吧玩游戏。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平日里这么害羞,见到我们躲躲闪闪的孩子竟然经常暗地里给女孩子写情书,而且是三番五次的,更甚的是,如果别的男生和他喜欢的女生好上了,他就会找一帮高年级的哥们狠狠的打他一顿,直到人家鼻青眼肿,想不到小小年纪,醋意反到很浓!

  我们在调查时听到了很多关于孩子调皮的议论,在一些村民眼里也许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孩子叛逆的动机,可我们能理解,我们能懂得他们的心理。他们缺少的东西太多了,父母的关爱、信任、理解和支持,他们心理有事可又不能和最亲密的父母去说,因为他们为了生计在外赚钱了。忧郁的积累必然导致性情的爆发,这样有些过激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打工子女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因而产生了许多不良的习惯,譬如年纪不大便沉迷于谈恋爱、看录像、游戏机等等。有关专家认为: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社会应定期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实行感情关爱,父母要“常回家看看”,经常与子女保持电话、书信交流,让他生活在爱的阳光下。而最理想的方法是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在城镇就近住读,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这样便于子女接受到亲情教育,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四、无管教心理诱发出的行为堕落:

  在农村调研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群孩子引起了我们特别的注意,当然,他们也属于“留守一族”。他们多半是由于父母都不在家,而爷爷奶奶的教育看管不得力而变的自甘堕落、自我放任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令人不解,但我们却不难发现他们的的确确是农民工进城务工最大的牺牲品,对于他们我们真有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冲动。“怒”的是他们自知家庭条件并不理想,就应该发奋图强,立志拼搏争取走出农村,告别世世代代穷困潦倒的生活,而不是自甘堕落、自我放弃。“哀”的是他们生长在农村,成长在一个极其落后的环境里,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而现在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被迫离开了他们,他们由于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心灵上的阴影显得更阴暗。此时,他们心理的希望之火便被无情地扑灭。他们的苦楚很少被别人理解。

  在连云港调研时我们扑捉到这样一个镜头:一群无人看管的孩子竟然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偷偷打起了麻将来,各个怡然自得的样子,好不清闲。不由分说他们便是属于那种缺少父母鞭策,放任自流的一群。孩子作为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他们当然要有自己特殊的娱乐放松方式,同时,他们娱乐的方式更应该是那种积极向上的而并非沉迷于赌博性质的。我们对于这种行为无不感到意外和震撼,小小年纪他们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他们偏偏沉迷于这些行为,真为他们感到痛心。

  “留守孩子”失足现象,更是令人扼腕叹息。据最近有关报道披露,某县发生10余起摩托车被盗案,其中有好几起是未成年人所为,这些未成年人中,大多数是父母在外经商的“留守孩子”。典型的一起案件是:去年12月20日中午,14岁的小文、小明等7个中学生,配制钥匙,先后窃得摩托车、助动车12辆。当民警通知家长来时,7个孩子的父母全都没有出现,他们都是“留守孩子”!

  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教训是惨痛的,我们无不为他们感到顿首惋惜,希望父母们能多关心一下他们的孩子,别让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只有走进农村才能真正地了解农民,只有走进农民工的孩子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半个多月的暑期实践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工孩子的艰辛和痛苦,颇多的感受涌上心头,我们认为农村教育内容的改革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在农村教育的教材内容都以城市教育为依托,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生活、创业的能力。由于“读书无用”,很多孩子中途辍学,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军。因此,加快农村教育内容改革的步伐,加大农业和工业实用技术的内容,让孩子们即使初中毕业也能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已经刻不容缓。即使将来外出打工,也更容易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惟其如此,才更能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和热情。

  同时,我们还认为,要救治农村孩子的“留守综合征”, 最恰当的方法是如果他们的父母的工作栖息地固定,就不妨将孩子们带到身边,就近入学。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国家已出台的一些相关的规定已明确提出,城市政府将承担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这委实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我相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平等地受到保护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所以,最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在城镇就近住读,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便于他们接受亲情教育,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同时政府还应加大中小学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尽快地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到城市教育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之中,要像解决农村“普九”那样,保证每一个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到“义务教育”,这应该作为城市政府的任期目标和重要的考核指标。让留守的乡村学子,早日结束留守的岁月,同城镇的孩子们一道学习交流,融入现代城市社会的五彩生活。

  社会调查已经结束了,可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为这些留守孩子的生存状况牵挂着,为这些留守孩子的命运担忧。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应该享有幸福的童年和无忧无虑生活,应该有着天真无邪的笑容,然而,生活的窘境,却不得不让他们过早的扛起生活的重担,过早地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此我们强烈呼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全社会的人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关心孩子的命运,共同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


会员名称: 匿名用户 ·注册用户·忘记密码? 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门文章 ·从明清时代妓院到晚清八大胡·网路玄幻情色文学赏析·黑格尔哲学研究的现代意义·美国:色情文学登大雅之堂·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假如全国人民都在撒谎·国企改革深化问题研究·论档案的史料价值·秦晖:什么是我们的真问题·什么是情人的二奶裙?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男人,越来越不像动物了·只有诗歌才能疗救时代的粗俗·什么是情人的二奶裙?·钱钟书——逍遥的喜剧者·假如全国人民都在撒谎·水泊梁山中的“山头”派系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3-2005 SOHO族

SOHO创业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SOHO创业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