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SOHO创业 - SOHO 天堂还是地狱?

SOHO 天堂还是地狱?

    「SOHO族」是一個21世紀新興的名詞。有人說, SOHO族可以獲得高利潤,可以擁有高自主權,可以自己當老闆,可以達到心理學家Maslow所說的「自我實現」層次。而資訊社會來臨後,許多的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更可以廣為應用在人際的溝通上,透過同步或非同步的去時間與去地域的溝通,在家工作者的生活型態漸漸被討論,未來社會更被冀以休閒社會的美麗夢幻。  

工作本質的轉變  

    我們試著爬向台灣以前的生產體系再來對照現在的生產體系,來看看有什麼變化。50年代的台灣,以家庭網絡為經濟發展的主體,意思就是家庭本身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分工體系,藉由政府計劃性的輔助,這些都市地區邊緣的鄉村社會參與農業和手工業的製造,形成台灣動態網絡的基礎,就是我們俗稱的中小企業。這些家庭當時所扮演的角色,與我們現在稱的「SOHO族」有滿多相似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從單純的去技術性(deskilling)工作到技術性或再技術性(reskilling)工作的轉變,工作內容所形成的可取代性,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了對雇主的選擇能力。  

休閒與工作的認知失調  

    資訊時代的「SOHO族」,有人說這是勞工將生產工具奪回的時代,利用本身的知識資本(生產工具)賺取利潤,勞工可以從工廠(公司)裡被解放出來,從被壓迫的意識型態到現在自主自決的意識型態,我們看到了窒礙難行的人性有張開延展的氣勢,在時間的掌控上有更高的自由度,在工作夥伴與對象的選擇上可以依照自己的喜惡,延伸出來的問題是,在家工作如何將「休閒」與「工作」做一個適當的區分,會不會因為兩種態度相差過遠而產生了「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因而憂鬱伴隨著壓力而來,更甚者產生了躁鬱的病症,這些就是我們俗稱的文明病。  

兩性因為就業機會而平等?  

    有人說,新時代的女性可以因為「SOHO族」的型態而獲得就業機會上的平等,藉由工作重新自我肯定,可以自我調配整理家務,可以掌握時間照顧小孩,擺脫以往女性因家務而無法勞動的論述,這意味著兩性向平等又趨近了?其實不然,這兒展現的是女性被雙重剝削了,從以往負擔一份家務事,到現在多負責一個工作來做自我肯定,豈不弔詭?男性似乎依舊擁有支配權而不用負擔家務事?  

就業人口的新義  

    「SOHO族」的存在,其實是一個很難測量的族群,在政府所認定的就業人口裡,「工作」的定義越來越難去區辨,從固定、長時間的投入的工作,到不固定、短時間的工作,後者就可能在就業人口裡被排除。當然,如果我們可以預測「SOHO族」是一個龐大的族群,那最近約3%的失業率其實也不必懼怕(產業外移、股市慘綠、也有可能造成這樣的警訊)。  

勞基法放兩旁 利字擺中間  

    一般企業看待「外包」的工作,大多放在企業本身資源不足,自行發展又覺得不划算,或是能力不足,於是交由外部專業的執行者來做,因此許多的「SOHO族」冒出了頭。然而在保障勞工權益的勞動基準法(勞基法)所記載的條款裡,雇主對part time工作者與full time工作者負責的勞工福利雖然相差不遠,可是在「工作」的認定與執行上卻還相當不完整,於是雇主可以游走勞基法裡疏漏的部分,漠視所應該提供卻逃避的臨時性、短期性勞動者的福利。  

工會的瓦解                 

    工業革命之後,勞工對抗資本家最大的力量來自於工會的組織,藉由工會的運作進行勞工權益的協商與談判,如果「SOHO族」漸漸蔚為潮流的話,這個為勞工喉舌論長短的組織也將潰散。屆時,如果國家機器沒有辦法將社會福利做適度的改善,或者是推動「退休基金主義」,當勞資雙方認知有差距時,哀鴻的,一定是較弱勢的一方。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黃金萬萬條,不值人命一條,不可不慎! 


SOHO创业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SOHO创业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