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企业文化 - 网络终端老大股东决裂陷入瘫痪 资金链已断裂

网络终端老大股东决裂陷入瘫痪 资金链已断裂

   在国内ADSL网络终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有品牌“全向”如今陷入资本困境,由于无法按时给付供应商货款,工厂已停产2个月。11月初董事会以业绩不佳为由撤换了原总经理李多,深层次原因却是作为外部投资者的股东与创业者兼经营者的股东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信息不对称、相互不信任等问题最终激化演变成企业经营生产停滞不前的局面。

    2003年10月,刚过完10周岁生日的全向科技突然陷入一场资本危机中,管理层与投资者的矛盾激化,创始人之一的原总经理李多被撤换,由投资方聘请的新管理层入主全向。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内,全向的资金链条骤然断裂,各路供应商纷纷登门讨债,缺少原材料的厂房停产,员工无所事事,客户无人维护。“眼睁睁看着一个公司从有序走向无序”。

    12月中旬,全向的创始人董兵离开董事长职位,只保留了董事和股东职位。原全向总经理李多说:“我和董总已经离开公司管理层。但事情还没有完。”新上任的董事长、个人股东沙振东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我们在尽力救全向,尽快的恢复生产。”

    全向公司现场目击

    “全向欠了你们多少钱?”

    “全向什么时候会把货款付给我们?”

    12月9日,操着不同口音的供应商们坐在全向科技的会议室里悄声议论着,会议室外的过道上三三两两的挤满了人,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刚刚上任的全向科技的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年仅27岁的杨峰的出现。

    全向科技的员工对办公室里骤然增多的人群熟视无睹,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形形色色的人们随意进出,需要刷卡才能打开的公司大门此时形同虚设。记者毫不费力的进来后,在诺大的办公区域转了好几圈,都没有人上前询问。

    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从今年11月份开始,正常办公的全向公司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以前很少登门的供应商纷纷从各地赶来,追讨欠款。” 据全向公司提供的资料,从10月13日至今,以欠款迟迟不还为由,已有十几家供应商对全向提起了民事诉讼,最大的一笔欠款达300万。就在12月9日当天,和供应商们一起来到全向的还有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他们依法查封了公司的固定资产、原董事长董兵的轿车。

    由于货款无法按时给付,上游的元器件供应商纷纷停止了对全向的供货,“他们设在上地的工厂已经停产两个多月了。”一位常年为全向工厂送货的北京供应商告诉记者。

    “在最忙的年底我们却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这一个多月来的变化太大了,眼睁睁看着全向从一个有序的公司走到无序。” 一位员工非常感慨。

    12月19日,刚上任的全向董事长沙振东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在尽力的救全向,尽快的恢复生产。”

    资金链断裂缘于高层变动?

    在有些员工看来,上述现象的导火线始于2003年10月8日,创始人董事长董兵、当时的董事总经理李多和个人股东郭强、沙振东以及法人股上海鼎丰基金代表潭文清开董事会。郭强、沙振东以及潭文清在董事会上提出“拟暂时停止李多女士的总经理职务。”当场,董事长董兵、董事总经理李多反对并拂袖而去。

    10月9日,全向所有的员工意外收到一封来自名为“董事会”的《告全体员工书》,在肯定全向成绩的同时,以经营业绩不佳为由“拟暂时停止李多女士的总经理职务。”公告上宣布成立董事会临时执行委员会来全面接管公司的日常工作,由缪华、沙振东和毛忠兴组成。同时公告希望员工们不要受公司个别高层变动的影响,按时上班。11月7日,公司新管理层正式任命,董事会聘任缪华为公司总经理、杨炳瑛为副总经理、杨峰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几乎在发出《告全体员工书》的同时,全向科技的办公室里又出现了一份《北京全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调整公司对外支付授权的通知》,大意为公司对外支付一律凭董事会执行委员会成员毛忠兴或其授权人签字才能支付,原总经理李多已签字尚未支付的款项一律经重新审核以后另行考虑。

    做Modem产品起家的全向公司在业界素有“大猫之王”的美誉。由于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广ADSL接入手段,得到全国多家电信运营商的认可。《2001-2002年中国通信与网络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全向科技在国内ADSL接入设备市场中占据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作为一家设备提供商,全向的发展经历了寻呼专业设备、Modem和宽带网络三个阶段,早已实现了从以分销为主的消费类产品渠道到以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行业用户渠道的转变。

    “全向去年的营业额是7000多万,盈利600多万;而今年截至9月底营业额达到了8000多万,超过去年。如果不出问题,全年的营业额应能实现上亿的目标。”全向董事长董兵告诉记者。

    然而供应商的上门讨债一下子使平稳发展的全向陷入了停滞。10月13日,全向收到了第一个以欠款迟迟不还为由的民事诉讼。据12月10日全向公司提供的资料,已有十几家供应商对全向提起了民事诉讼。

    “IT企业都有一个账期的问题,我们从电信商那里收不回钱,暂时就没法付给供应商货款。而且今年我们的业务发展很快,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量也比以前大的多。这些供应商和我打了好多年交道了,他们信任我,知道我一定会给他们钱。但公司管理层变动和对外支付授权的公告一出来,供应商尤其是中小供应商就慌了,他们拿不准新的管理层会不会付前任的帐,当然会上门要债了。” 在李多看来,由于董事会对管理层的不信任而撤换管理层带来的震荡是造成资金链条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全向公司新任的财务总监杨峰否认了李多的说法,“全向的资金缺口一直存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在10月份达到了高峰,和管理层的撤换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已经来过不止一次了。”一位专程从广东赶来的供应商告诉记者,“我们和全向合作有六、七年之久,从来没有出现过拖欠款的情况。从今年6、7月份开始,回款变得非常困难,7月份开出的发票到现在还没给钱。”
 
    变动背后的资本博弈

    根据李多给记者出示的10月8日董事会的决议,上面仅有五名董事中的三人郭强、沙振东和潭文清的签名。根据有关协议,董事会的决议没有超过2/3的票数不能成立。换而言之,10月8日的董事会“罢免李多”的决议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效力。但在11月7日的全向的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形成的决议上,有了包括董兵、李多在内的全部五个董事的签名。新决议的大意主要有增选李多女士为副董事长;聘任缪华为公司总经理、杨炳瑛为副总经理、杨峰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董兵和李多为什么转变主意同意作出让步?全向的股权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事情得从头说起。

    全向科技由董兵创办于1993年,1997年李多从法国回国加盟全向。之前有媒体这样评价董兵和他的公司:“他用十年的时间将一间经营在网络边缘的小公司资产急增300倍。”和许多由小做大的IT企业一样,全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吸纳了大量外部资金,股权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

    按照董兵的叙述,全向的销售额在1999年首次突破了千万,当时国内盛传即将开辟创业板,于是1999年底,他的老同学沙振东和沙的朋友郭强两人为全向注资六百万,董兵和李多再投资三百多万,加上全向原有的两百多万资金,公司资产达到了一千二百万。当时四人所占股份比例基本相同,但沙、郭二人稍高些,占了51%,董、李二人占49%。董兵为董事长、李多任总经理,沙振东任财务总监。2002年初,以“不懂业务”为由,董兵、李多、郭强一致同意“请”沙振东离开了财务总监的位置。

    矛盾激化源于上市?

    李多认为,创始人经营者和投资者矛盾显现在今年春节前后,源头在于对公司上市问题的分歧上,“当时董事会上法人股鼎丰基金提出了几种上市计划,包括到香港买壳上市、或者并购后再上市等等。我和董总都表示反对。”

    “鼎丰基金提议在香港创业板上买一个红筹股间接上市。但我和董总认为,第一全向的市场在中国内地,到香港上市没有太大意义;第二我们咨询了一些搞证券的朋友,认为法人股之一鼎丰基金有证券背景,由他们来操作的话,其中的道道太多,可能会出现全向赔钱上市的结果。对全向一点好处都没有的方案我们怎么会选?”

    李多回忆道,“接着,鼎丰又提出并购四川一家小公司,扩大规模后再去香港上市的方案。后来了解到这家小公司的大股东原来是我们的个人股东之一,如果这样操作成功,该股东持股比例就会大大增加,而我和董总的股份则会益发稀释。”

    和李多的快言快语相比,董兵的语速很慢,“全向的困局有两个原因,一条是投资方看重短期利益,却无法套现,希望通过上市来套现;另一条是投资者猜疑经营者,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他们总说我们是股东,你们要对我怎么怎么着,可他们怎么就忘了,我也是股东呀!我们是平等的。”任走廊里的供应商如何吵闹,董兵始终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不停地拿起水杯喝水。

    对于李多所说的上市方面的分歧导致股东决裂,鼎丰基金的总经理谭文清表示不可能,“由于鼎丰基金的大多数人原来都是搞投资银行的,所以2002年进来后一直在提上市的事情,基本上讨论过好多次。李多和董兵不同意我们后来就没有再提这件事。而且在香港借壳上市的话根本融不到资,我们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怎么可能会做对公司没有利益的事情呢?”

    “他们所谓的上市导致分歧纯粹是个幌子,董兵和李多反对一切形式的上市,因为上市意味着透明化和规范化,改变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康的状况,财务报表也将减少做假的几率。”两位个人股东也否认了李多的说法,并且两位个人股东告诉记者从1999年底投入资金到今天,两人从未参与过分红。

    都是账目惹的祸?

    “账目不清楚”是个人股东郭强和沙振东和法人股联手罢免公司经营层的主要理由之一。“全向在1999年至2003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5任财务总监,每位代表股东利益的财务总监都难以摸清全向的财务状况。全向的财务经理更换频繁,平均一年走一个,这让我们心存疑虑。” 全向的财务问题一直是个人股东郭强和沙振东关注的焦点。

    “我们从1999年底入股后,董兵仍然把公司看作个人的公司,而不是大家的公司,完全不顾股东的感受。向我们披露的财务信息少之又少,我们感觉仅凭在董事会上看到的数字难以判断公司的真实情况。”沙振东告诉记者,1999年入股后一直到2002年初,他一直担任全向科技的财务总监兼副董事长,“那是全向最好的时期,我理顺了账目,也使全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得到改善。”但在2002年初,以沙振东“不懂业务”为由,董兵、李多和郭强一致同意罢免沙振东的财务总监职务。

    沙振东离开后,财务总监的职位暂时空缺,直到2002年5月鼎丰基金进入后,派来一位叫做吴晓东的财务总监,2003年2月,吴因离开鼎丰而离职。2003年4月至7月,郭强推荐马皓担任这一职务,2003年7月至10月,毛忠兴代表谭文清方担任财务总监。2003年11月14日,杨峰正式走马上任。

    “李多和董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上都很优秀,但我们发现两个人在财务管理上较薄弱。”谭文清认为股东决裂的导火索出现于今年上半年,“按规定我们每年都要对自己投资的企业做一个审计,但审计结果发现账目上有比较大的出入。尤其今年上半年国内ADSL市场形势非常好,全国ADSL业务量增加了50%,全向的营业额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奇怪的是几个月来账面显示亏损了几百万。”

    谭文清告诉记者,从这时起,他们对李、董二人的疑虑越来越大,进而怀疑起李多和董兵以前提供给他们的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于是10月份他们又专门聘请安永大华事务所对全向科技进行审计。

    “董兵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带给他的自信有些过于盲目。即使在引入外部投资之后,他和李多仍然把公司当成自己个人经营的公司。他们不信任外部投资者,也不愿和外部投资者一起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导致董事会形同虚设,信息极度不对称,这才使全向出现账目混乱的局面。创业者如何从心理到知识面上都转变成为职业经理人,从而与外部战略投资者一起把企业经营好,是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谭文清这样解读造成全向目前困局的原因。

    “他们怀疑我和董总的人品和能力,对经营层极端的不信任。账目不清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而已。”李多却对前者的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他们没有运作IT企业的经验,无法理解全向的高负债经营。作为投资者,他们更多关注企业上市而非经营。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盈利,财务报表上写得清清楚楚。而且他们请的审计公司并非中立的第三方,审计人员工作时不找财务人员要数据,而是直接找杨峰,有些数据一眼看去就是他们弄错了。他们怕把公司搞成这样不好交待,所以随便找个理由把原因推到我和董总身上。”

    财务经理孙健证实了李多的话,“他们做审计从来不找我们,只有一次需要我审核签字,我发现有一张单据上的数据明显弄错了,给他们纠正过来,他们还说可能是疏忽了。但这让我怀疑他们审计结果的真实性。”

    12月5日一早,按时上班的员工发现刚刚上任的总经理缪华和财务总监杨峰在事前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到上海出差,同时消失的还有保险箱里的财务票据。12月9日早上10点左右,杨峰出现在全向。根据信利律师事务所岑明律师提供的员工证明,杨峰这天早晨把两个箱子和一个旅行包放到了财务部,说是他从公司里拿走的票据,请财务人员查点。

    事后杨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他作为财务总监,在“外勤”的情况下有权将票据带出公司,并且“我是经过总经理缪华同意后才将票据带出公司的,该行为属于暂借而非私自带出。”董兵和李多则担心票据会不会在离开公司这段时间被人做了手脚。个人股东则表示杨把票据带出是怕董、李破坏原始票据。在李多的法律顾问的指挥下,周二上午那批被杨峰带走的票据送回公司时,财务人员并未对其进行清点,而是用胶带将箱包封了起来。

    全向能否由乱而治?

    根据李多给记者出示的10月8日董事会的决议,上面仅有五名董事中的三人郭强、沙振东和潭文清的签名。根据有关协议,董事会的决议没有超过2/3的票数不能成立。换而言之,10月8日的董事会“罢免李多”的决议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效力。但在11月7日的全向的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形成的决议上,有了包括董兵、李多在内的全部五个董事的签名。新决议的大意主要有增选李多女士为副董事长;聘任缪华为公司总经理、杨炳瑛为副总经理、杨峰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董兵和李多为什么转变主意同意作出让步?全向的股权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事情得从头说起。

    全向科技由董兵创办于1993年,1997年李多从法国回国加盟全向。之前有媒体这样评价董兵和他的公司:“他用十年的时间将一间经营在网络边缘的小公司资产急增300倍。”和许多由小做大的IT企业一样,全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吸纳了大量外部资金,股权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

    按照董兵的叙述,全向的销售额在1999年首次突破了千万,当时国内盛传即将开辟创业板,于是1999年底,他的老同学沙振东和沙的朋友郭强两人为全向注资六百万,董兵和李多再投资三百多万,加上全向原有的两百多万资金,公司资产达到了一千二百万。当时四人所占股份比例基本相同,但沙、郭二人稍高些,占了51%,董、李二人占49%。董兵为董事长、李多任总经理,沙振东任财务总监。2002年初,以“不懂业务”为由,董兵、李多、郭强一致同意“请”沙振东离开了财务总监的位置。

    2000年,经湘财牵线,上海鼎丰基金的总经理谭文清与全向接触。“2000年全向非常想上创业板,和湘财签署了一份财务协议。后来湘财把全向推荐给鼎丰,我们跟踪全向达一年之久,考察了它整个的财务和管理状况,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论证和沟通,感觉全向这个品牌在业内的影响力很大,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而且考虑到宽带接入这一块的市场前景。”

    谭的另一个身份是湘财贯通投资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对其身份,谭文清的解释是湘财贯通和鼎丰基金没有任何法律关系,只不过鼎丰基金聘请了好多湘财贯通的员工做公司的财务顾问。

    2002年5月,经过和湘财贯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谈判,双方签署了投融资协议,接受由湘财贯通发起并受托管理的鼎丰投资基金公司的注资,总计800万元。“当时全向确保每年能得到20%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且去年底也确实实现了。”董、李职务不变,鼎丰投资基金委派吴晓东出任全向财务总监,由于沙振东的离开,全向的财务总监处于真空状态已达几个月之久。至此,全向目前的股权结构基本形成,其中法人股鼎丰投资基金公司占有20%的股份,经营层董兵、李多占有37%,个人股东沙振东、郭强占有43%。

    对于11月7日董事会最终同意出让管理层,董兵和李多解释为:“各方僵持下去对全向发展不好”。另外一个股东解释是“当时全向资金匮乏”。作为董李让步的条件,郭强和上海鼎丰科技分别提供250万的现金融资。

    至于双方达成和解的经过,法人股代表谭文清在电话给记者这样描述:“10月9日之后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和李多、董兵的沟通,期间我多次从上海飞到北京找李多和董兵谈话,11月初还曾经和董兵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最后我们达成了‘和为贵’的共识。”

    11月7日,全向科技又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包括李多、董兵在内的五个董事在决议上签了名。

    事情到这里似乎能为全向的资本危机划上圆满的句号,然而新的管理层缪华、杨峰按时到来,但原来许诺的共500万的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李多以此为由指责投资者不遵守协议。股东却认为“原管理比想象中混乱,尤其财务上问题较大,在没有理顺内部关系之前,不能投钱。”事情进一步恶化,供应商继续上门讨债,工厂继续停产。

企业文化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企业文化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