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企业文化 - 企业发展的信用支持战略

企业发展的信用支持战略

   什么是信用

    “信用(credit)”这个词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引进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如果讲的是经济范畴,与之相当的是“借贷”、是“债”,等等。

    无论是作为经济范畴,还是作为道德行为范畴,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信用,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有长期信用的支持。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发布及信息准确性的保证。从事交易的双方总是预期对方在谈判时提供有关交易的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而且在达成协议后信守承诺。

    我国企业当前的信用缺失问题

    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严重破环了信用联系,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用“信用缺失”概括的,有用“信用危机”概括的,有的则用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环之类文字直接描述。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企业间签订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的履约率较低,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执行的合同平均不到70%,有的地方甚至不到20%。

    最为社会所关注的是企业相互之间的拖欠全面延展,形成扩及几乎所有企业的拖欠债务链——甲企业欠乙企业,乙企业欠丙企业,丙企业又欠甲企业,如此等等。而就每一个企业来说,既有“人欠(应收)”,也有“欠人(应付)”。以致企业主要考虑的不是压低甚至消除应付,而是把保持应收应付金额的大体平衡为最低目标。对这这种情况,社会上习惯称之为“三角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政府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清理三角债的活动。一度有所好转,但边欠边清,并未能根本解决。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相互拖欠的应付未付资金总量达3000亿元~4000亿元。

    企业的信用缺失,不仅仅限于企业之间的合同履约及债权债务关系。更扩展到企业内部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对于公众的失信,等等。

    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重构信用为基础

    以上这些无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在进入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得以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企业失信行为的信息会迅速传递给公众,表现在股票市场上是股票价格的迅速下跌,而像安然与世通这样的巨型企业,当其信用发生问题时,也会顷刻之间导致破产。纵观300年来世界企业的发展,能够持续发展的公司,都十分注重信用体系的建构。

    中国作为文明礼仪之邦,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信”的思想源远流长。《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对于“信”,孔子反复加以强调。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要是不讲信誉,那就不知道他怎样处世为人。至于自先秦诸子以来,历来思想家关于“信”的论述,更是不胜枚举。古代贤哲强调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把道德约束视为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力量,是不可变易的至理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于市场经济的双轨制基础之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仍然带着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轻视信用运作的观念和缺乏严格履行信用契约的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以这样的观念和行为习惯,面对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断扩大的信用规模和逐步增多的信用形式,当履行信用契约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选择“失信”的途径。当企业普遍选择“失信”时,便构成了整个企业体系的“信用缺失”。

    我们知道,一个交换经济的成功运行依赖于相互信任以及——公开的或隐含的——规范的使用。当这些行为模式随处可见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它们的作用。但是必须从无到有地把它们培育起来的时候,这种欠缺可以成为经济成功的一个主要障碍。良好的商业行为基本准则——信用——有点像氧气:只有当缺乏氧气时我们才对它感兴趣。面对“信用缺失”,屡见“重建诚信”的呼声。

    企业发展的信用支持战略

    重建诚信是覆盖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全面课题。也是支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持长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企业发展的信用支持战略包括企业家诚信文化的培育、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企业信息透明化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等。

    一、培育企业家诚信文化

    请把这句话作为公司智慧的格言:决不要让金钱妨碍你对公司正直形象的关注。不难看到,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受我们所讨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支配。在商业领域,有时候,对于产品质量和优秀业绩的信念很强,甚至就会有了道德品质的意味。不道德和盈利并非是不相容的概念。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牢固的道德价值观能使一个企业公平对待顾客,并有助于企业争取到忠实的客户。这些价值观还决定了企业对质量、革新和环境等问题所采取的举措。一句话,它与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就像手套和手一样密切。企业信用的根基在于企业家是否具有诚信,是否能够始终如一的恪守诚信这一基本道德价值观。

    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当注册金融分析师在领取从业执照时,他们首先要经历的是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考核。职业道德教育帮助金融分析师们在未来的从业生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信用与名誉。企业应该把这项制度作为自己公司例行的事务,从而使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来。

    三、企业信息透明化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它取决于交往过程的公开性、对信息发布及信息准确性的保证。从事交易的双方总是预期对方在谈判时提供有关交易的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而且在达成协议后信守承诺。公众对企业的信息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够有效的监督企业的信用执行情况,从而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信息透明化是构筑企业诚信的必然选择。

    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减少自己公司在面临对方“失信”时的损失,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对与之交往的对象的道德品格、信用行为等进行跟踪分析,规定自己风险损失的临界点,从而有效的减少对方信用缺失对自身的影响。同时可以约束对方减少“失信”行为。

    (作者李明,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企业文化咨询师,企业文化测评专家,长期专注于企业文化诊断与评估,企业价值理念的提升,热心关注中国企业与经济的发展。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与看法,联系电话:13691259001,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企业文化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企业文化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