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企业文化 - 催化与跨越论(一)

催化与跨越论(一)



  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也称智慧学。企业哲学就是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没有企业哲学作指导,那么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就没有了灵魂,就会迷失方向。

  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哲乃智的意思,顾名思义,哲学就是智慧的代称。在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哲学是“ Philosophy”,它是从“Philein”和“Sopia”这两个古希腊文的词衍化来的,而这两个古希腊词的意思分别是“爱”和“智慧”,所以哲学在西方统称“爱的智慧”。

  从哲学这个词的演化过程来看,哲学一直被古代人看作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并且哲学指导人类发展历程的方向。在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因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不断证实。自然界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按照同样的规则存在与发展的,哲学作为探讨万物最基本的存在与发展的规律的一门学问,被人们誉为科学中的“科学”,同时哲学是所有知识提炼升华的精髓。

  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而市场经济规律属于经济哲学重点研究的范畴,许多知名的学者、专家的哲学理论影响着经济发展,哲学被爱因斯坦称作“所有自然科学之母”,企业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的思想是博大的,只要它能被管理者掌握,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从而指导企业在竞争中战无不胜。所以哲学是企业发展指明灯。

  人是万物之长,人与动物真正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的,而动物则没有,因此思想是人具有的特性。有了思想,人也就要考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没有了思想,人的生活也就没有了价值,所以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它决定了人的价值观,同时哲学也影响着人们行为,思想凝结在物质产品中便成了文化。文化是人的文化,是有了人才有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因为企业中的人都是有价值观的,要使企业能够形成一种统一的核心理念,就必须深入了解人的价值观,让企业中的人都觉得企业能够带给他们人生的幸福,这样工作才是有意义的,当然企业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加强了。同样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荣辱不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需要通过哲学智慧的锻炼才能达到的。在商界的激烈竞争中能否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往往是决定你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根本因素。

  对于哲学来讲,最基本的就是关于人的哲学,所以哲学简直可以称为人学。如果想使自己的企业发展更稳健、持续发展,那么哲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哲学家,人为理想而活着,只有了解员工的需要,树立起企业目标与方向,才能吸引员工;只有满足员工需要,才能激励员工;只有了解消费者需要,才能引导消费,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心理,才能使企业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哲学指导,没有哲学、脱离哲学搞管理是不行的。

  企业哲学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企业矛盾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只有在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企业发展的内外矛盾的前提下,企业才能确立其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价值观的辨证方法论。核心价值观是处理企业种种矛盾的指导原则,是企业哲学思想的最集中体现。企业哲学是一种存在,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哲学辨证思考之后确立的基本假设,并由此产生的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所指导下的行为模式,这其中包含了行为实施影响下的物化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的外在表达,企业哲学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通常,企业会在企业文化的企业理念系统部分,详细地阐述其关于企业哲学的三大命题:那就是“是什么,成为什么”、“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这也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三个概念。

  总之,企业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领导与员工、员工与消费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等,而哲学在人的思想中居统帅地位,对人的一切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管理的一切问题都与哲学有关。它不仅能够使我们洞察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使我们理解员工的需要,从而能够使管理者有效地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哲学思想是企业活动的灵魂,是企业行为的先导,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等,企业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无不渗透着经营管理思想,企业的发展或停滞、成功或失败无不融入了正确或错误的经营管理思想。这些经营思想无不扎根于管理者的人生哲学之上,而他们的这种人生哲学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所以说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成功的企业背后往往是由成功的一个企业家或者群体,那么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的标志呢?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哲学家或具有哲学灵性的思想者,企业家所创立的企业哲学思想不是孤立存在于个人认识和企业之中,而是融会贯通在企业经营活动整个过程,积淀于企业文化之中。不同的企业决定了其企业实践活动的不同,同时也决定了各个企业的哲学各具特色。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创造的“水库哲学”,即企业要蓄势,只有蓄势才能有冲击力;美国GE公司的韦尔奇先生的“变革哲学”,“在需要变革之前做出变革”,正所谓以变应变;中国海尔的张瑞敏“争一流哲学”,“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等等,正是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法,并成功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指导各自的企业活动,才使得这些企业成为同行业翘楚和膜拜的对象。

催化论

  什么叫催化哲学?从哲学的角度给催化下了准确的定义:“所谓催化,就是面对不可思议的困难,想办法跨越,这个办法就是催化。”**催化哲学在企业实践中成功地指导企业完成了几次跳跃式发展。而嫁接之术是**催化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方法,其精髓就是把企业现有的有限资源作为合作的嫁接平台,高位嫁接人才、技术、资金、营销、管理等企业发展能力,辅以动态寻优、同步提升和炼好内功等其他催化方法,实现企业跳跃发展。**集团发展道路就是成功嫁接的结果。在**集团,嫁接之术是被提炼出来的,决策者自觉地灵活运用。集团领导人这样说:“战争,并不全是以强胜弱,关键是怎么打,商场上的竞争是同一道理”;“经营企业不能用狭隘的民族情感思考问题,与国外大公司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嫁接壮大自己,这是中国企业最好的出路”。当然,催化方法和嫁接之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嫁接一种方法并不一定成功,国内高位嫁接冰箱制造技术的企业高峰时达上百家之多,为什么多数企业都失败了呢?因为在高位嫁接的同时还需要辅以同步攀升和练好内功等其他催化方法。都实现了人才、技术、资金、营销、管理五个企业能力的同步攀升。“中国大部分出问题的企业,都是五个条件不同步造成的”。因此,嫁接只是手段,是“催化剂”。目的是通过嫁接改造自己、炼好内功,同步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高速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家应该有哲学家的灵性,用科学的思维、睿智的眼光去洞察市场变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之道”相对完整的体系,其精髓就是催化——嫁接之道。以“**”之道还治“**”是转识成智的认识飞跃,对企业下一步跳跃发展,跃上新的平台,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篇:催化实践论

  什么叫催化实践?通俗的讲就是实干加巧干,实干就是实践第一,巧干就是催化,一个巧字概括了催化实践的主要特征。如果给催化实践下个定义,那么它是指人(企业)为了满足需要运用催化方法来实现预期目标的物质活动。催化不是单纯的思想活动,它本身就是创造性实践活动,催化方法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催化方法和催化实践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催化实践是第一位的,催化方法是第二位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又相互转化。催化实践的重要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成功不是说和写出来的,而是实干加巧干创造出来的。

  一、 催化的含义及源头

  所谓催化,就是面对不可思议的困难,想办法跨越,这个办法就是催化。什么是不可思议的困难?就是大多数人普遍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想办法就是认清这件事情的内在规律,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跨越就是去战胜困难实现目标。

  催化的源头是化学,常指催化作用、催化剂等。比如化学中产生化学反应的两种原料放在一起,在正常情况下八小时完成反应过程,但是,如果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反应时间将大大缩短,可能二至三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催化作用。因此,催化方法关键的因素是C(催化剂),只有找到催化剂,才能快速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我们把化学中的催化作用导入哲学领域,不是简单的机械移植,而是将其中的精髓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作为智慧方法来使用,成功的指导**集团发展壮大。运用“催化剂”解决矛盾就成为催化实践。企业有了战略目标以后,就要运用寻求好的方法,运用“催化剂”解决矛盾就成为催化实践。因此,催化首先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其次,运用的是催化方法;再次,解决的是实践中的矛盾。

  二、催化实践的五大要素

  既然催化实践是指人(企业)运用催化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物质活动。那么它就应该包括 人(企业)、目标(对象)、方法(信念)、速度、结果五大要素。

  1、人(企业)——催化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在实施催化实践,是为了人而实施催化实践,因此,人是催化实践的第一要素、是催化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目标——催化实践的客体是目标,也可称为催化实践的对象,就是人或企业在知己知彼、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下来并且要实现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3、方法——催化实践中使用的方法、信念就是指“催化剂”,是人或企业为了实现目标而运用的手段和技巧。

  4、速度——催化实践的速度就是人或企业运用催化方法实现目标所用的时间长短。催化实践的精髓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充分运用催化方法完成既定目标。简单说就是既要好又要快。

  5、结果——催化实践的结果就是人或企业运用催化方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预期目标或超过预期目标的成果,是催化的最终目的,催化实践的结果要的是快速成功。

  快速成功 =现有资源 + 主观努力 + 催化方法 + 科学目标

  三、 催化实践的十大原则

  催化论不是复杂的理论,而是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出的真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大堆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只是认真研究这些具体问题,不懂和不会运用催化实践原则,工作中就会出现“盲、忙、茫”,就不能完成跳跃式发展的目标。**集团近十年催化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催化理论和催化经验,初步归纳主要有十大原则。

  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催化实践论的主体思想,其核心就是把人看成是企业的灵魂和动力源泉。从催化实践的角度看,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应以人为本,成功在人,失败也在人,人是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团将尊重人、理解人、发现人、塑造人视为集团人本文化的核心,又将爱的管理放在首位、铁的纪律放在其次,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和管理风格。不仅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使员工的行为变成一种自觉行动,实现企业上下思想的高度统一,实现员工和企业成长的同步性。

  2、 立足创业

  中国的民营企业,因为其自身原因的限制,决定了其自身不可弥补的缺陷:如起步晚、规模小、寿命短等。创业型企业的特点是:强调树立创业型团队的文化;强调建立一支创业型团队和人才队伍;强调激励人们来创业;强调个人在企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首先要有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和创业心态。

  3、 企业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事实出发研究出事物的内在规律。企业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就是要面对起步晚、技术落后等不足;求是,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强项,依靠自身的优势和能力给企业合理定位,并向着目标持之一恒。坚持实事求是和运用催化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认清客观规律对催化实践来说这只是第一步,是前提,重要的是下一步,就是依据客观规律(是)拿出办法,去跨越困难,实现目标。

  4、 两高原则

  所谓两高原则就是高起点准确定位和高速度平稳运行。高起点准确定位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能否在高起点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平稳运行则是至关重要的另一半。经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找对路子,高起点准确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客观事实分析透彻,并依据规律制定出企业正确的发展目标,采用催化方法跨越门槛,并且要高速度平稳运行。

  5、两个永远

  **集团的长远目标是建百年企业,树国际品牌。中短期目标是依托制造平台、快速把握核心技术、逐步把利润点转向关键材料制造和品牌营销上。这就需要不断进行催化,我们的危机意识就是如何缩短与世界领先企业几十年的差距,不缩短差距,发展速度没有超过它们,我们就无法生存,因此,我们的生存理念应是“永远寻求新平台,永远创造新平台”。

  6、三同精神

  所谓精神就是共同的价值观或共同的价值取向。**集团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打出了“三同精神”这面大旗,三同精神是指“漫漫风雨同行,艰辛开拓同进,成功欢泪同飞”。“三同精神”是**集团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源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企业发展强大的同时,实现个人、企业、国家三者同步发展、同步壮大和同步提升。

  7、管理是群众运动

  企业管理是群众运动,强调企业真正的英雄是全体员工,只有依靠全体员工,动员起全体员工,企业就会找到不尽的力量源泉和激情海洋。所以我们提倡创建一个CEO团队,因为催化实践不是哪一个英雄的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为,企业管理不是一个CEO的行为,而是群体CEO的行为,一个企业的成长就是一群人的成长,所以将企业全体员工动员起来是问题的关键。

  8、高速度就是市场

  催化与一般方法本质的区别就是速度,没有高速度,没有跳跃发展的实践不是催化实践,因此,高速度、跳跃发展是催化实践的精髓所在。要把发展的时间缩短必须有诀窍才行,这个诀窍就是催化。中国企业以往是“大鱼”吃“小鱼”,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时间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第一指标。这就决定中国企业必须完成一个硬指标,就是发展速度,速度快就缩短了与超前企业的距离。从**集团发展历程看,不足十几年时间,十几个“秀才”下海白手创业,到现在的规模与实力,如果说有秘诀,那么这个秘诀就是催化带来的高速度。

  9、包容性和透明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容字体现了海的性格和胸怀,包容性是**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集团企业文化是逐渐发展、不断吸纳的一种包容文化,不断吸纳外来的优秀文化,从而更加完善自己,进一步融汇到大家的思想中,落实到大家的行为里。企业包容性体现了对人的充分尊重,让人感到被认可,激发人的潜能的释放。几年来,**集团不断地重组,在组织文化与人员观念上也几经磨砺,融合了国内外不同地域几千名员工。因此,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推进了**集团文化的包容性。**集团所强调地是你为**集团创造什么,而不是强调你从那里来。**集团的包容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和透明的。

  10、不换脑袋就换人

  欲催化实践必先催化思想,欲变革企业必先变革企业文化,欲创新产品必先创新观念。文化先行、思想先行、创新观念是催化实践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修正企业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将企业优秀文化提炼出来,通过催化方法灌输给每一位员工,实现企业上下思想的高度统一。

  四、 催化实践中的四项纪律

  1、活学活用才能成功

  没有催化理论的实践,就会出现“盲、忙、茫”,导致一些人都在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地拖公司的后腿。如果理论不联系实际就会出现“假、大、空”,在催化实践中把管理技术和催化方法学到手并不难,难在活学活用,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成功。

  2、反对生搬硬套

  催化哲学是方法论,是为你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供一种思路,它不能代替具体的方法或具体的实施过程,不能生搬硬套。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不是套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例如,**集团“百日工程”中用催化思维方法,具体制定了“并行施工技术突破”方法,最多时三十几支施工队伍,几百辆机动车同时施工,克服了困难,解决了工期短任务重的难题。

  3、适度平衡、夯实基础

  依照现代理念,平衡被不断打破才能发展,催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平衡的过程,就是跳跃发展的过程,但是,事物总是利弊相伴,企业的快速跳跃发展也带来了高风险和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发展中的不平衡也是要讲求“度”的,要有适度平衡做基础。打破平衡跳跃发展以后,必须整合,为企业下次飞跃夯实基础。在**集团以往的跳跃式发展中,每一次跳跃以后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充分整合,夯实基础以后再做下一次跳跃。

  4、,有信心、敢尝试

  毛泽东把胜利以后如何再接再厉巩固发展比作进京赶考。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有了一定成绩,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小胜小骄傲,大胜大骄傲。一些原本勇于进取的人开始贪图安逸,没有了冒险精神。催化思想恰好相反,提倡人们树立创新精神,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去学蜗牛,应该树立科学的冒险精神。我们允许在创业中犯错误,创业就难免犯错误,但不允许没有创业精神。



企业文化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企业文化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