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企业营销 - 深度:2004年中国家电业历经磨难后迎战五大风暴

深度:2004年中国家电业历经磨难后迎战五大风暴

   中国已成日电器商大客户2003年,中国家电在大风大浪中蹒跚前行,产权重组、"非典"冲击、外资入侵、渠道变革、资本逃逸、政策调整、成本增加,历经磨难后的中国家电业更加成熟。然而无可避免,2004年中国家电还要继续在风雨中接受磨练。

    2004中国家电业迎战五大风暴

    在新一年度的风雨磨练中,中国家电行业将迎来五场风暴。“重组整合”、“供需关系”、“渠道之争”、“全球化”和“展会比拼”。也许这五大风暴会很猛很烈,但是,我们相信中国家电业。

    风暴之重组整合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产权曾是挡住强势资本进入的一堵墙,而现在政府实施的‘国退民进’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在一步步拆掉这堵墙。2004年,家电行业重组和整合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外部资本的注入,满足了长期以来企业对产权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改变了过去行业集中度低和企业规模小的局面。问题在于,目前的这种重组和整合并不充分,大多集中在利润空间较小,发展趋于缓慢的产业,而像手机等利润空间大、发展迅猛行业的产权改革需求则被较高的利润和高速的发展所掩盖。

    2004年,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家电行业的重组也将更充分,更彻底。但这将不仅仅是资本对国有资产的重组,还应当有民营企业之间甚至是与跨国公司间的重组和整合。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家电市场的竞争完全依靠于价格战,企业之间相互杀价,利润空间被一再挤压,造成了家电微利的局面。但即使如此仍不肯相互联合,变竞争为竞合。而反观国外,惠普冲破重重阻力,耗资250亿美元收购康柏电脑公司;三星与索尼这对冤家成立了合资公司,抢占LCD市场,这些巨头企业却仍在加紧联盟瓜分市场。在这种全球企业联合、整合的大趋势下,有专家认为中国最终将只有5~6家大型综合家电企业,而目前仍由20余家家电企业活跃在市场上。这一数目甚至超过了全球知名家电企业的总和,因此,必然有一批企业最终被兼并或消失,如果趁现在寻找合作伙伴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一定可以做到“1+1”大于2.

    风暴之供需关系

    又到年底,各种关于库存的报道铺天盖地,2003,家电企业一方面在不断提高产能,以求降低单品成本继续投入价格战;而另一方面,生产出来的产品没销路,造成大量库存。从此我们可以得出:库存也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消费文化发生了改变,产品没有改变或者改变的速度慢,导致了产品的积压。

    2004年,把准消费需求的脉,不断寻求能够推动整个产业变革的新产品创意或技术突破,生产真正适应市场的产品是大势所趋。但这样的创新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取决于对消费文化的敏感和对消费文化差异的准确把握,更重要的还必须有投入研发沉没资本的底气与魄力,但总要有这样一个痛苦的冒风险的过程才能跳出低级别竞争的恶性循环,SONY也是在多少次的失败尝试之后才找到了能为其大把赚钱的walkman和PS.

    2003年是非凡的一年,对家电企业的考验还有他们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速变能力。2003,“非典”打乱了整个家电行业发展的脚步,改变了行业的需求趋势,健康家电成为这一特殊时期的市场需求,大多数家电企业没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的这一特殊需求,而只有个别企业能够比较早地预感到市场的激变并敢于在健康空调上下注,于是抓住了这个特殊的机遇,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健康家电套装,从而取得了各方面的丰收。对此,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说:“‘非典’对于家电企业是件好事,这充分体现出家电行业应对紧急需求的状况是不行的,在今后的竞争中,企业应增强对需求的快速把握、把需求快速变为产品、快速制造、快速销售的能力。”

    风暴之渠道之争

    2003,中国家电零售业最引人注目的是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高速发展,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国美把店开到了香港。正是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发展使家电业的零售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毫无疑问,2004年,为了巩固自身在家电零售业的地位,这些大的连锁企业仍将继续跑马圈地,凭借这种规模优势在竞争中取胜。而在大型连锁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顺德家电等中型区域家电零售商使出浑身解数维持自身发展,百货商场的家电卖场陷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而小的家电零售商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罗清启这样认为:“2004年将是中国零售业开放的一年,国美、苏宁等大型连锁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与此同时,他们还将面对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所带来的压力。”

    中国的家电零售业现在正处于过渡期,国美们都在拼命扩充规模,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企业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价格层面上,而这种价格的比拼最终伤害的是生产企业,为了国美们的生存和发展,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一次次挤压,这也是厂、商矛盾的根本所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生产企业间的价格战总是颇有微词,但对这些零售连锁商们的价格战却宽容有佳,可多少降价都是制造商为了配合这些连锁零售商的无奈之举。2004,营销渠道的主要战场应该在国美们和沃尔玛们之间,面对沃尔玛、家乐福和BESTBUY这样的老牌国际零售业巨头之间,规模和价格似乎都不能成为国美们的绝对竞争优势。国美们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营造企业文化。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和感动顾客,使顾客成为品牌的拥护者,从提升客户忠诚度中获利。

    风暴之全球化

    2003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并没有出现令人兴奋的闪光点,只有海尔的海外市场闪现了几个亮点,使得国内家电行业还比较安慰。

    2004年,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将更加艰难,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整个家电行业的出口成本增加。对于利润越来越薄的家电行业来讲如同是雪上加霜。对此,罗清启的态度是:“出口退税的减少意味着国家对企业出口的支持减少了,但对于家电企业来讲这是件好事,因为原来我们的出口完全依赖低价格,现在调整退税政策了,企业必须靠技术、创新和质量等综合的东西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004年,国内的家电企业面对政策的调整和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所能做的只有想办法积极应对,通过内部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合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手段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更重要的则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尽快掌握成本较高的核心技术,使生产成本真正降下来同时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风暴之展会比拼

    2003年,虽然受到“非典”的影响一些展会被迫取消,但林林总总的还是举办了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展会。几个家电展已经变成了拉客赛,有的通过一些在业内的资深专家或老记者四处游说,有的干脆自建队伍上门推销,结果大家把精力全放在拉客上,展会却没办出什么新意与竞争力。

    纵观家电行业几大展会,罗清启直言不讳:“家电行业的会展很多但都很差,这些大大小小的展会如同中国家电企业一样,只有展会,没有品牌。2004年,中国的家电展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自从顺德市领导换班之后,“顺博会”声势一年弱似一年。2003年“顺博会”的贸易成交额超过了上届,这使得以“三商参展”,“三会合一”为办展模式的“顺博会”取得了账面上的成功。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顺博会”似乎有些过分倚重于“珠三角”家电生态圈内的企业,如何摆脱地域限制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2004年中国(北京)国际家电展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今年的主题是“潮流趋势&品质生活”,除了主题的变化外,展会内容也从以白色家电为主拓展到消费电子、通讯产品、以及五金器具等所有家用电器领域。相对于“青博会”和“顺博会”,北京家电展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更为明显,以往的博览会由于北京及周边没有家电制造中心,使展会缺乏深入中国家电制造的承载能力。而今年主题及内容的变化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

    同样,由于"非典"停办一届的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青博会)的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本届“青博会”的主题是“全球消费类电子与中国机会”。举展会负责人透露,今年的“青博会”得到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支持,将从2004年开始逐步介入“青博会”。青岛位于胶东半岛家电生态圈中,具有天然优势,“青博会”能否充分发挥优势在融合几大家电生态圈同时促进中国家电与世界融合,我们将拭目以待。

    综观五大风暴,我们不得不为中国家电业所担忧,但在担忧的同时我们也同样相信中国家电业的2004年将更加辉煌。

欢迎您就此文发表观点,与作者和更多的读者交流,请将您的观点写入本页评论处。
本站文章来源标注“本站原创”或“首发原创”字样均为本站作者原创文章,任何网站或媒体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果您希望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谢绝转载。

企业营销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企业营销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