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快讯 - 农妇一年缝伞收入千万元

农妇一年缝伞收入千万元

  在萧山区南阳镇赭东村一户村民家里,一位六旬农妇正飞针走线缝着雨伞,旁边缝好的伞堆得半人高,不到10分钟,又一把伞在她手里完工了。据她告知,她一天能缝60多把伞面。这些伞,不仅为像她这样闲在家里的农妇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有望给镇里领回一个全国荣誉。
  南阳镇街头挂满了一把把红艳艳的遮阳伞,显得格外惹眼。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全国制伞专业委员会等9位专家,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南阳“中国伞乡”考核工作汇报。如果一切顺利,会议结束后,萧山南阳将被授予“中国伞乡”的荣誉称号。

  最后一道工艺在千家万户完成

  南阳镇的制伞传统,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如今当地有制伞企业120多家,每天生产的雨伞在30万把左右,年产各类伞1亿把以上。一位镇领导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南阳人6天做的雨伞,全萧山的人就不怕雨淋了,而一个月做的雨伞,就能保证所有的杭州人,人手一把了。

  据镇长陈金伟介绍,南阳制伞业的最后一道伞面缝制工艺主要在千家万户中完成。以年产1亿把计算,每年缝制费在4000万元以上,如果再算上全部制伞业的综合效益5000万元,制伞业可以给南阳镇3.6万人增加人均收入2500元左右,占到了南阳农民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因此,当地有20多位制伞企业的老总买了高档轿车,就连全镇4000多农妇光是缝伞的收入就超过千万元。

  申报“中国伞乡”先要打品牌

  去年6月,南阳镇正式申报“中国伞乡”,然而,申报之初,南阳人尴尬地发现,知名品牌的缺失,成为南阳申报“中国伞乡”的一块“绊脚石”。

  据介绍,南阳伞虽然遍布全国,但在市场上却几乎没有响当当的品牌。略为知名的仅有“天宝”、“天华”等,要成功申报“中国伞乡”,必须要在全镇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支撑。

  于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10多家伞厂新注册了商标,如“布尔享”、“西子红叶”等,全镇伞具品牌一下子达到了70多个,其中6家个体工商户转变了企业性质,注册成立了公司。

  与此同时,很多制伞企业不再挤在国内的低端市场了,而是立即着手调整产品结构,控制低档伞产品数量,许多南阳伞具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日本、印度等地的外商纷至沓来。日本客商还专门派人驻扎“天华”伞业,采购雨桑“天宝”则刚刚把3万把南阳伞运往印度和尼泊尔。南阳伞业第一次实现了外贸直销,打开了国际市常打算建一个伞具特色市场据介绍,目前,南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产业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而正在进行调整,而制伞业具备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低耗能等特点,给当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最佳的选择。

  从去年以来,南阳先后引进了“天堂”、“海螺”、“台湾宏达”等名牌伞厂,开展加盟合作。“我们为这些名牌企业做配件,其实主要是‘偷拳头’,学习他们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理念。”与这些知名企业合作的南阳人看中的是名牌伞厂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过来指导的机会。“我们南阳基本都是小企业和家族型企业,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要出去与人竞争,提高管理水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据了解,目前南阳伞已基本占领了全国广大农村和旅游业市场,但能走进都市商场和出口国外的伞具还很少。当地正在设想规划一个南阳伞具特色市场,使南阳伞具从农村走进城市。
创业快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快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