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创业快讯 - 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巡礼

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巡礼

  田间地头、山林果园,到处都能看到科技特派员忙碌活跃的身影,他们点燃的科技星火,在塞上大地正呈现出燎原之势。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马希荣说,囿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约束,宁夏农村科技成果推广体系长期以来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2002年9月,国家科技部指定宁夏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是学习借鉴?还是推陈出新?宁夏选择了后者。
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审时度势,大胆创新,确立了“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推进”的运行模式,即通过市场机制搭建创业平台,鼓励科技特派员以科技承包、租赁经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开展有偿服务,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生产、技术和市场的有效链接及农民和科技人员的双赢。
“791名科技干部都是主动请缨要求下派的。”科特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事实说明,体制改革切合实际并深得人心,激发了科技干部对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激情。”
是什么促使科技人员一改过去“下乡一阵风,培训空对空”的形式主义,变为“蓝天是咱晴雨伞,田野是咱办公室”的工作风貌?平罗县科技特派员孙尚忠直言不讳:“利益驱动。”过去,平罗县农民沿用传统的土法育苗,费时、费工、成活率低,生长慢、成本高、生产效益低。大学毕业20多年的孙尚忠推广的无土穴盘育苗技术,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让农民每个温棚多收入800多元。两年多来,“孙特派”不仅为菜农增收360万元,自己也获利6万多元。在“利益驱动”下,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带着技术、资金、项目下到农村。一位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以往上级组织开展五花八门的科技下乡活动,好多只是发发材料、搞搞培训,农民听得见摸不着。现在不同了,科技特派员扎到农民中间,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鱼水关系。
信息闭塞是固原市经济落后的瓶颈,2003年科技特派员行动适时启动了固原信息化专项工程。如今全市4县1区共建立了10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农副产品的网上交易额由2003年的64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1亿元。通过信息化工程建设,不但使固原市跨越了“数字鸿沟”,而且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益。
科技特派员黄大宏在中宁推广枸杞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项目区农民增收60万元。
科技特派员王怀东在平罗县兴办的马铃薯产销公司,引进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每年与1.5万户农民签订订单,使农民种植马铃薯每亩纯收入达800元以上,实现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历史性的飞跃。
科技特派员杨奇博士深入山乡,一年为固原市培训冷配技术员158名,对51835头肉牛进行了良种化改造。尝到科技增收甜头的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民摆清俊说:“现在我养的牛活繁、壮实,一头良种牛要比土黄牛多卖500多元呢。这都是杨博士的功劳啊!”
身为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的科技特派员许志斌,在吴忠市推广优质青贮玉米饲料过程中,为打消顾虑,他与农民签下合同:不仅提供成套的技术,而且保证收购;在确保亩产7吨的前提下,在农民增产增收中提取10%的技术服务费;如果技术指导失误造成减产,赔偿等量的损失。结果一算账,每亩增收140元至210元,当地农民捧他为“科技财神”。
科技特派员郭跃军利用自己水稻栽培方面的技术专长,潜心破解稻农们急需解决的难题。他还靠信用社贷款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和草编机,为订单农户提供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稻农种植、管理、收割、销售各环节难题,使稻农每亩节本增收307元,自己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机制创新中,如果说利益驱动是调动科技人员创业积极性的动力源,那么金融推动则是保障创业行动顺利进行的催化剂。到2004年底,全区下派科技特派员791人,法人科技特派员20个。科技特派员创业的园区、基地等项目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45元,科技特派员年获利1465.9万元。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总投资2.45亿元,其中获得金融机构贷款4533.8万元。今年自治区科特办还通过组建担保公司和建立创业项目担保基金,解决创业项目的资金困难问题。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在去年9月在宁夏召开的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上说,从福建“南平经验”到“宁夏模式”,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之一。同年底,科技部和人事部联合发文,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中推广“宁夏模式”。
历时3年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初始的4个试点县扩展到全区24个市县,全区791名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有342人,实施创业项目290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61项,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辐射带动农民60.4万人。
对此,自治区副主席张来武曾形象地比喻说:“现在,我们所做的只是个‘星星工程’,所谓的星星就是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一个个小企业。当满天的星星涌现时,下一步我们就要启动‘月亮工程’,顾名思义要造就十几个、二十几个有规模的科技型企业,逐渐让它们成为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型企业,再进一步就要造就‘太阳工程’。只有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创业快讯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创业快讯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