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处世哲学 - 积极改变从学会感恩开始

积极改变从学会感恩开始

  对于患心理疾病的人,怕的东西很多,如症状啦,不如人啦,学不进去啦。但我以为这些东西都并不可怕。

  其实,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真正最可怕的只有一件事:无情无义。

  很早以前中心来了位患神经症的女孩,心理疾病将其折磨的极其痛苦。我们为她专门聘请了一位高校老师来给她做心理咨询和辅导。这位心理老师,很有咨询理论水平和经验,非常有爱心和耐心。鉴于女孩的经济水平和问题的严重性,他没收女孩一分钱,却给她做了一年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还常常给她带到高校的心理课堂,让她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接受心理教育,帮助她走出了心理危机。

  但这个女孩,却在以后没有去看望老师一次,甚至连个问候也没有。当她结婚时,连个喜讯也没报。

  对于这样不懂感情的女孩,我们不知该怎样向聘请心理老师做出解释,我们又能解释什么呢?

  心理疾病在心理疾病者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不会处世、和他人没有建立和谐的关系、缺乏群体的归属感、安全感,是其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他们很容易和他人的形成相互敌意和排斥的关系,如此产生的正常心理需求无法满足又使得他们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终日处在痛苦的折磨之中。

  心理疾病严重的人,往往太过于关注自我,只注意到“我”过去和现在的痛苦,而对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却漠然或淡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建立在互相感激基础之上的互帮互助、互为依存的关系。倘若我们将别人对自己的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深深地感念在心,就会以积极回报的心态去面对他人,就会真心待人乐于助人,在别人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慷慨相助。若此, 我们必将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有着不断实现更多更美好生活的强劲动力。反之,倘若没有感激之心,把他人的帮助当做自己理应享受的“待遇”,就会以冷漠和自私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就会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和他人永远处于遥远、冷漠甚至敌对的状态。

  我们的学员,总感到自己身陷诸多痛苦的问题中而缺乏行动的动力,改变起来异常困难。不过据我看来,改起来说难确实很难,但说不难也不难。不难就在于唤起自己的感恩之心,就会不断改善自己的人际环境,给自己持续不断的积极行动的动力。

  人不怕身上有多多或多重的心理问题,只要他能拥有感恩之心,他绝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的前途的是不可估量的。但如果他拒绝感恩意识的唤起,总也无法培养出自身的真情,那便要患上了心理的癌症。

  对于生活中那种处不好人际关系人,学会感恩绝对是副仙丹妙药。有个外国人叫克罗宁,曾做过医生,他讲述自己的一位同行要求有这类人际关系障碍的病人,在6个星期内对凡是帮过自己忙的人都道声谢,并以笑容来表明诚意,结果病人的人际关系都大有起色。

  对别人,常存一份感激,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感激,是最好的沟通。如果你对周围的人们常存感激之心,你就会与他们和睦相处;如果你对老师常存感激之心,你就会成为一个好学生;如果你对丈夫(妻子)常存感激之心,你就会成为一个好妻子(丈夫);如果你对父母常存感激之心,你就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懂得感恩更能感知到自己的幸福。因为感恩的心,如那聚焦镜,把周围人们的关爱收集到自己的心里。在阳光之下,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而在没有阳光的时候,会用蕴藏在心中的暖意为自己取暖,等待着阳光的再次到来。

  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对自己过去受过心理伤害的回忆,找到自己问题的关键症结。但更高明更有效的心理治疗的思路应该是,忘记那些阴暗痛苦消极的东西,专注于自己曾经受到过的关爱帮助恩惠,牢记想感谢的人或事情; 让那种感谢留在心中,化做一团感动自己的生命之火。

  意文出生11个月就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失去了行走的自由。他无法奔跑于明媚的阳光下,不能像正常青少年那样享受户外活动,难以在职场上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许多对健康人来说易如反掌的动作,他却必须耗费九牛二虎之力以致汗流泱背、精疲力竭才能完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罹残疾、十分不幸的人,自已却感到无时无刻不在与幸福相拥而欢。他在2002年第1期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上撰文说:“我的人生道路虽然颠簸崎岖,但却能享受到陌生人最高贵的情操——善良和友爱。我要真诚地感谢在我上下楼梯时帮我拿拐杖的人,感谢在我捡不起地上东西时为我弯腰拾物的人,感谢在我跌倒时扶我起来的人,感谢在我排队时让我优先的人,感谢在我乘车时让给我座位的人,感谢在机场入境处为我推轮椅的人。总之,我要感谢我生命中所有与我擦肩而过的人!你们视为举手之劳的付出,对我这个不便于行的人来说,无疑是寒冬里的太阳,温暖了我的心,让我能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自信而勇敢地向前迈进!”

  请记住一首歌的美妙歌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网上收集]
处世哲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处世哲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