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心理健康 - 师生沟通的心理分析(二)

师生沟通的心理分析(二)

                      【案例二】

    期中考试结束后,某同学知道自己考得不理想,但还是很想知道考试成绩,犹豫再三,他来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

    学生:老师,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怎么样?

    老师:平时不好好用功,现在还有脸问我?

    这是一个不成功的交错沟通。

    所谓交错沟通,是指当刺激的指向和反应处在不同的自我状态的一种沟通方式。

    在案例二中,老师回应学生的自我状态与案例一是不同的,老师以家长状态指向学生的儿童状态,这就与学生的自我状态形成了交叉。学生的话是探索性的,期待着老师能够对他的疑问作出回答,可老师在这里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疑问,而是一味地指责,并且指责得有些过分。这样,师生沟通往往会被堵塞,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他们的冲突往往会紧跟其后。

    但是,并非交错沟通都不好。学生有时可能会受困在一种无效的互补沟通模式中,此时如果能够改变一下自我状态或引导其到另一个自我状态,使沟通产生变错,从而会引发出一个新的期望来面对问题,并使下次的沟通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案例三】

    某学生虽经多次努力,学习成绩依然没有大的进步甚至有时还会倒退,因而对自己的学习逐渐丧失信心。

    学生:老师,我的学习成绩这么差,还会有希望吗?

    老师:你的绘画不是很出色吗?你同样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生以儿童状态期望对老师的家长状态,学生的话带有探索性,期望着老师能够帮助他将心理负担得到释放。老师则以成人状态对学生的成人状态改变了沟通的自我状态,这种沟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这也是学生所期望的,因而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又能够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相反,在案例三中,老师如果以家长状态对学生的儿童状态进行互补沟通.说“不要轻视自己,你一定要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这不仅不能让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他所期望的心理释放,相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双方的进一步沟通。


                                        【案例四】 
 
    某同学各方面表现不错,老师和同学们都想推选他为三好学生,但这一天他因迟到而没来得及值日,于是他便找到了班主任。

    学生:我家闹钟坏了,今天早上睡过了头,没来得及到校打扫卫生。

    老师:你运气真不好,今天是评选三好学生的最后一天。

    这是一个隐藏沟通的案例。所谓隐藏沟通是指包含了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信息同时从一个或两个自我传递到其他两个自我。隐藏沟通表达了一个公开的社会层次的信息和一个隐蔽的心理层次的信息。隐藏沟通的结果是由隐蔽的心理层次的信息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公开的信息决定的。

    在案例四中,“我家闹钟坏了,今天早上睡过了头,没来得及到校打扫卫生”和“你运气真不好,今天是评选三好生的最后一天”的师生对话,其沟通属于“成人状态―成人状态”。但是,学生话语中的隐性信息是“我是个不遵守纪律的坏学生,处罚我吧。”这是一种“儿童状态―家长状态”。老师的回答所隐藏的信息是“对.你是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这就处罚你。”这是一种“家长状态―儿童状态”。

    从社会层次上来看,上述师生的对话属于互补沟通。但是从心理层次上来看,他们的对话则属于交错沟通,这种社会层次的信息与心理层次的信息的不一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战术。

    事实上,大多数的师生沟通都是隐藏沟通,其心理层次的信息与社会层次的信息往往是不一致的。在案例四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与通过非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不一致性,影响了师生的进一步沟通。

    为了能够真实地把握学生所传达的心理信息,教师在与学生交注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提高自身沟通技能,增进师生沟通效果。

 


[网络]

心理健康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心理健康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