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心理健康 -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作者:陈一筠

     青春期教育这一课题,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实践。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热心程度、观念和能力,对中学生、小学生或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些有关青春发育成长的知识。有的称"德育",有的称"生理卫生",有的称"预防艾滋病",有的笼统称"青春期教育"。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前身即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京伦家庭科学中心,自1993年开始尝试在学校系统进行"青春期人生教育"(life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也可称生命、生活教育),到2000年已经发展为以"青苹果"(greenapple)为标志的青春期人生教育系列项目,在社会各界有一定影响,也获得国内外有关机构的支持和资助。在此,我以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业内的专家、学者,以期更多的同仁加入到"青春期人生教育"这一在我国尚属"拓荒"的事业中来。

  一、青春期教育的狭义和广义的层面

     青春期教育应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性欲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的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反对滥用毒品等知识。无论从狭义或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都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还应当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性交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如果狭义的青春期教育主要涉及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学的话,那么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就必然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了。

     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并付诸实施?这也许与我本人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和社会工作实践者的痛切感受有关。这些年来,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媒体对我用婚姻失败率大幅上升的统计数据和许多悲剧故事作出了见仁见智的解释,令社会公众困惑不已。我的兴趣不在于统计数字与悲剧情节,而在于探究:为什么那许多始于自由择偶、结合于浪漫爱情的现代婚姻会纷纷陷入困境?为什么某些已饱尝失败之苦的男女再度跨入婚姻后还会重复先前的不幸?我尝试过近10年的婚姻咨询(部分是为了收集我的研究实例),我感到,对那些陷入不幸的婚姻来说,大多很难从道德、法律或医学上去寻找原因和救治办法。"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性生活不和谐"之类的说法是当事者们惯用的解释。然而,认真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婚前交往和婚后生活,可以发现,在"感情"、"性生活"的背后,有些"远期"的隐患早己潜伏下来,其中不乏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留下的阴影。在我做咨询的90年代,许多中年夫妻来求助。他们的婚姻经历大同小异:绝大多数人在婚前未曾获得过任何关于性别差异、婚姻准备、夫妻生活的知识;有的在婚前几乎没有交过异性朋友,第一个投入谁的怀抱就和谁认定了婚嫁关系;还有那些因性生活失谐而导致的夫妻冲突,"婚外情"乃至暴力伤害的事例,也无不表明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性观念偏误和人生知识欠缺。

     那么,究竟现代男女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两性交往、友情爱情、婚姻与性以及男女平等这类人生的必修课呢?答案当然不应是"等到结婚之后"吧。其实,两性开始自然吸引和交友的青春期,就是学习婚姻准备课程的最佳时期。由于篇幅所限,我在此文中重点涉及狭义的青春期教育,即性教育层面,广义的层面将另文阐述。

  二、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增进性健康。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关于"性健康"的概念:"性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智力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完整结合,从而积极地丰富人格,促进沟通和增进爱。"如果当代男女的性健康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两性交往、和谐、合作,两性建立某种长久的关系即婚姻,还会有今天这样多的问题吗?可以说性健康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美满的要素。

     青春期性教育应当具有以下较全面的目的和内容。

     1.提供关于人的性潜能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包括人体的性器官与生殖系统、人的性发育、性取向与性别,性病、艾滋病预防等。

     2.提供性价值观与性态度的教育。要不含糊地向青少年传播符合自己文化的、社会倡导与支持的主流价值观,阐明这种价值观的由来及意义;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什么是两性之间健康而文明的关系,培养自尊感和自信心。

     3.通过参与式教育和训练实践,使青少年学会两性之间的尊重、平等,获得两性交往的技能,包括沟通、做选择、应对朋辈压力,评价媒体信息以及建立诚信的友情关系。  帮助青少年科学地、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性别角色,以便日后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角色使命。

     4.教育青少年在性的表达与行动中对自己和对他人高度负责,包括洁身自爱、拒绝不成熟的性关系、反对性的强迫,维护自己与他人的性健康。

     5.避孕、计划生育以及做父母的责任,也应成为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不能等到男女结婚和生育时再去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一个人不是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做夫妻和做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事先学习呢?

     由于青春期的年龄跨度较大,从10岁至20岁,因此在实施青春期性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针对青少年需知、已知和未知的实际情况,决定上述内容在什么年龄段讲到什么程度。把给大学生讲的内容去给小学生讲当然是不合适的。

  三、关于青春期教育中的性价值观

     关于性价值观问题,在任何一个多元的社会中,都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文化所倡导和支持的价值观。西方一部分自由派人士所谓的"价值中立"、"无价值导向"的教育,在青春期性教育中是行不通的。在我们"青苹果"项目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基本认同如下的价值理念。

     1.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性的潜能,性是一个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组成部分。

     2.性具有肉体的、心理的、伦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把这些层面完整地结合起来表达的性才是健康的。

     3.每个人在性的取向和性表现方式上可能不相同,但人人均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一切形式的性歧视、性虐待、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

     4.家庭应成为孩子学习性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成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和主要的老师;父母有义务帮助孩子接受社会的主流性价值观,并将正确的价值观视为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

     5.任何性行为都是有后果的,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在性行为上做出对自己和对别人高度负责的选择。

     6.鼓励孩子与父母、老师或其他可信赖的成年人讨论性问题,这对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7.要明确地告诉青少年,尚未成熟就涉足性关系是冒险之举;少女怀孕堕胎会殃害健康;感染艾滋病会毁及生命;洁身自爱,保证终生专一于一个性伴侣,是远离艾滋病的最有效办法。

     8.任何性行为都不应当带有强制性和剥削性。

     9.青少年应当得到家庭和学校的保护,他们有权获得预防怀孕和预防性疾病的科学而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到"知情选择";还应当让青少年知道何处可以得到性健康咨询和遇到有紧急情况到哪里求助。

 四.关于建立"三道放火墙"的概念

     在青春期性教育实践中,最具争论性的问题是关于避孕知识的讲解。我们知道,即使在甚为开放的美国,面对大量少女怀孕堕胎乃至少女做妈妈的现实,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艾滋病袭击青少年的现实,自由派和保守派就该不该大规模地向学生传播避孕知识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自由派学者及社会人士主张大力推广避孕套,鼓励"安全性交";而保守派则主张推行"禁欲教育",倡导婚前贞洁,婚后忠诚。尚在代表自由派的民主党执政时期,克林顿政府就批准了对"禁欲教育"的大量财政拨款;代表保守派的布什总统执政后,增加了对"禁欲教育"的财政支持。但这一政策始终在遭到自由派的反对。两派都举出了大量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性教育是成功的。

     美国性教育孰是孰非,我们很难判断;而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性冒险行为的增多,少女怀孕以及感染性病艾滋病的事例屡见不鲜,究竟是讲"禁欲"还是讲"安全套",也在学术界、教育界、公共卫生界和计划生育部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们在"青苹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建立"三道防火墙"的概念,至少在我们自己的专家团队和部分教育合作者中得到了基本认同。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关系,即18岁之前的中学生,应当做到"洁身自爱"。对这一点,青春期性教育者应当理直气壮、开诚布公地对学生讲。18岁之前不能参加公民投票是因为不成熟,中学生不能发生性关系也是因为其心理、社会、经济方面均不成熟,无法承受性关系的后果。"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应当懂得的人生规律。在讲"洁身自爱"时,我们不能否认少男少女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这是本能的生理现象,不受大脑和意志支配。但如何去应对欲望和冲动,则是要通过大脑和意志力去回答和行动的。男女性器官的接触,并不是排解性欲和性冲动的唯一方式,而是人生伴侣相爱的特定方式。因此,必须告诉青少年,除了性器官接触之外,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如自慰、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两性同在的文体活动等等。还要说明,性欲作为一种本能现象,与食欲和睡欲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可以延搁、转移、消解。一个人30天不吃饭和不睡觉会生病或死亡,但是30天没有满足性欲的成年人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这样的讲解是为了消除青少年的疑虑。由于许多少男少女受媒体的灌输,以为性就是爱的证明。因此我们还必须讲解,爱情是心与心的交融,而不是性器官的约会;青少年无法用肉体关系来证明爱情,反而可能以此毁灭爱的种子。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避孕和紧急避孕。我们希望所有到达成年以前的孩子都安全地呆在第一道防火墙之内,但却往住是不能百分之百地来实现我们的愿望。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小勇士"翻墙而过了。我们难以预料究竟哪些孩子会越墙,所以还是需要给他们再建一道安全网。在讲解"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这一课时,孩子们已经从光盘上直观地看到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情景,并从"计划生育"一课得知,如果父母不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话,用哪些方法能够阻挡或避免精子与卵子见面,以及万一它们见面了,可以在72小时内用紧急避孕药消除受精卵等等。这一课我们是以成年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的,不会让孩子感到是在针对他们,或赞同他们发生性关系,所以他们不会有羞怯感、触及隐私感或意欲尝试之感。他们得到关于避孕与紧急避孕的知识,"有备无患",大多数孩子会在将来用上,个别孩子也许会在禁不住冒险时用上。至于避孕套的用法,口服避孕药及其他避孕方法,就不在我们的课堂上讲,只是简单提到,避孕和紧急避孕的实施需要向计划生育工作者、医院或药房的专业人员咨询。

     第三道"防火墙"就是讲终止妊娠。也是在"计划生育"这一课,我们讲到避孕失败的问题。首先我们讲到各种避孕手段都不是万分可靠的,因此,如果有性生活的妻子,发现自己未按时来月经,会尽快到医院做检查,如果检查出怀孕了,又不能再生孩子,就一定会去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3个月之内终止妊娠相对安全。尽管人工流产并不是控制生育的好办法,只是避孕失败后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但三个月内就终止妊娠毕竟比大月份引产安全些。我们还需要提及大月份引产对孕妇可能造成的伤害。

     总之,我们既要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又要把科学的信息向他们转达,让他们真正做到"知情选择",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健康。

     在"三道放火墙"的讲解中,我们也根据了初中、高中、大学的不同学生情况作不同程度的讲解。

  五、青春期性教育;谁应当唱主角

     在履行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中,关于学校和家庭谁应当唱主角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北京海淀区某学校在2000年曾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少女杀婴案。一个17岁的高二女生怀孕了,她自己不知道,家长没看出来,学校也没发现。这个女生就在她的卧室把孩子生下来了。她慌乱中拧断脐带把婴儿扔出了窗外。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惊:一个17岁的高中生,物理、化学乃至天文宇宙的知识都不少,惟独不知自己身体的奥秘,不晓得生命是如何孕育和诞生的,更不懂得生命是不能扼杀的,杀害生命是犯罪的。这个孩子不得不为她的犯罪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并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谁来为她应知却无知承担责任呢?学校吗?家长吗?《青苹果》刊物编辑部曾组织了专家、校长、家长、学生就此事件进行讨论,得出了如下基本一致的看法。

     1.关于性与生命的基本知识,作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应当在学校统一传授,列入正式的课程表,从小学开始循序渐进地讲授。这是不用考试的课,却是孩子们自身需要的课。但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迄今都没有青春期性教育的课程指南,也未设置相关专业来培训教授此课程的教师。"性教育"究竟归德育处管还是归体卫处管,还在内部争论。教育部曾经不止一次地下发过"青春期教育"的文件,但总是含糊其辞,导致下面各行其是。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青春期教育的有无和优劣,不在学校业绩的考核之列,导致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因此,那位17岁少女的悲剧,应被视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渎职"的后果。目前,渎职的学校何其多,少女悲剧还在发生着。

     2.青春期教育中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教育,是较为个性化并带有隐私性的教育,主要应当由父母来承担。由于每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性发育的早晚和发育程度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学校讲解了性生理、生命与生育、性道德、性健康的一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家长还必须针对自己眼前的孩子发育状况、表现出的疑虑、接触网站信息的情况、与异性交往的动向甚至性冒险的迹象等等,通过与孩子敞开心扉的交谈,共同探讨一些与心理、情感、爱恋以及选择终身伴侣有关的问题。由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亲密性和自然性,家庭气氛的轻松性,谈论隐私问题更适宜些。如果父母觉得有些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孩子心情紧张或敏感,可以选择在与孩子一同做某种家务时,不经意地放出话题,即使谈话进行不下去时,双方都不会觉得尴尬,因为手头的活儿还在干,也很容易找个岔子转移话题。有些关于情感与性的话题,可以借读报或看电视时得到的信息引起,与孩子讨论报上或电视中的人物或事件,这样不会让孩子感到与自己有关而难为情。父母还可以坦诚地向孩子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经验和感悟,让孩子加以评论。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家庭气氛中,孩子更容易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感受与疑问,父母就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秘密",而不用去做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之类的不文明、不尊重孩子的举动了。

     显然,家庭中性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条件是学校不具备的。一个班主任,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他只能讲一般知识,很难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张三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李四尚不需要的;而李四所需要的知识,也许张三早就有了。目前,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内容,普遍落后于孩子的现实与需求,更得通过家长去弥补了。这就需要让家长首先学习青春期的性知识,以便胜任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在北京、天津、温州、广州等地与计生和教育部门合作举办的"青苹果家长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由于种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不能或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迫切需要得到的信息或行为指导乃至要采取某种应急措施,就得由咨询专家出面详细讲解和帮助了。这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校医室或社会上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机构所承担的角色,就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包括性教育在内的青春期人生教育,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永远地健康、幸福。凡是符合这一目的并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的工作,学校和家长都应当努力尝试。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也十分重要。

  我国青春期教育起步时间并不长,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青苹果"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和批评意见,对改进工作十分有益。例如,在今年"SARS"流行期间,有较多家长和孩子共同访问了"青苹果"网站(greenapple.org.cn),其中几位家长打电话或来信反映,"青苹果"网站放在生殖健康网(nn365.org.cn)的平台上不很恰当,尤其是在网上聊天室里,许多成年人在讨论性生活、性技巧、性交障碍以及使用性具等问题,很不适宜未成年孩子访问。不久前,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将原有的网站更名为greenapple.com.cn,移到华夏心理网的平台上,就消除了家长对鼓励孩子访问"青苹果"网站的担忧。

  从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不是一回事,国外流行的,未必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的认识和学校、家长的接受程度之间还有差距。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地、耐心细致地工作,既不能消极迁就落后,也不能盲目效仿"前卫",必须实事求是地探索着往前走。青春期人生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无疑,作为融入了多学科专业人员优势力量的中国性学会,在这项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方面应当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大有可为的。

 



[网络]

心理健康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心理健康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