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职场百味 - 今年流行跳槽集体打包

今年流行跳槽集体打包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兄弟姐妹们,一起跟我走吧。”王大吆喝的可不是请大家吃饭喝酒,而是率众集体跳槽。不知从何时开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开始打出“工作团队整体招募”牌,将人才“打包”后一并招来。
据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郎越时介绍,从去年开始,就有几个企业提出招募工作团队的要求,今年这类咨询更多,有的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了。

说起来,集体跳槽的现象在旅游界最为盛行。在杭州人才网上,有一家旅游公司在招副总经理的要求中,就有一条,能带来整体工作团队者尤佳。旅行社常常会因为核心人物的跳槽,而引发团体的跟随。某旅行社员工说,旅行社业内,人才长期处于失控的状态下,集体跳槽算不得新闻。而近来,这股风潮漫延到了其他行业。

不过和旅游界有所不同,其他行业提出人才“打包”需求的,多半为转型企业,以资(资本)引资(资力)。郎越时举了个最近的案例,有一家杭州民企提出,公司提供一笔专项资金,作为企业引进人才的创业资金,然后委托猎头公司寻找几个有创业欲望的工作团队。公司只指定创业总方向为高科技成品,至于具体的操作,任由引进的工作团队自由发挥。等于是,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创业平台和创业方向,这对于创业意识强,但又得不到领导机构支持的团队来讲,是很大的诱惑。

既然会集体应召而来,也会集体挂职而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冒这种

风险呢?郎越时分析,委托他们公司进行人才“打包”的企业老总,往往个性比较大度,对员工信任感强。同时愿意提供很好的创业平台,工作环境宽松,薪酬也不低,且与其创造的效益紧密相连,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企业提供创业基金和创业平台,人才们又何乐而不为?

人才“打包”需求分析

在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单个员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团队的作用越来越大。精明的企业一算账发现,挖一个团队比挖一个人更合算,可以节省一大笔培养费用、研发费用和市场拓展费用。所以不少企业委托猎头公司,把目标瞄准了团队。

案例1

招聘者:某企业老总

招聘原因:开拓第三代利润增长点。原因从事工艺品进出口生意,这几年渐有滑坡趋势,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准备向家纺产品方向发展业务。目前有资金,有厂房,就是需要成套的人才班子。

自述:单个的人才招聘,就像用零散的配件组装一台车一样,他们之间有一个较长的磨合期,而购买二手车,即使有些许毛病,只要更换几个零件即可。而且他们之间的互补优势都很清楚。我只会抓大方向,具体的事务不会干预。

再次集体跳槽?我一点也不担心。做得不舒服,没有合理的薪酬,发展前景不好,才会跳槽,你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们干吗要跳?

案例2

跳槽者:刘先生,率队10余人。

跳槽原因:原公司整合后,产业发展方向也不明确,加上高层领导更换,其创业思路和原先的分歧很大,对刘先生所在部门的支持力度也下降了。

自述:光以薪酬论,在原单位也还算不错,新公司的底薪要比原先下降很多,但有期权。自己和手下人一起开公司创业也未尝不可,但需要大笔的资金,而且风险极大。做事业最要紧是能放开手脚,实施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现在的老板都能提供给我们。而且一些不确定的想法,也可以和集团班子共同讨论,明晰思路。

集体跳槽心态分析

集体跳槽往往会发生在旅游业、it业、外贸业。这是由于这些企业发展快,但同时,快的发展也给公司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在公司管理不完善,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时,员工容易有不安全感,而且是群体性的;公司文化建设工作做得不好,员工容易看重与某核心人物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与公司的合作关系,所以容易集体跳槽;再加上企业年轻,在法律建设上不完善,没有相关约束,所以发生集体跳槽事件的概率自然也会偏高。

由于这些行业变化快,尤其是资本和战略层面的变化,容易让高层团队内部出现较大分歧,同时,资本和战略层面的变化,也会造成对人力资源的团队性的需求。另外,这些企业从业者年轻、有活力、面临机会多、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乐观地评估变化。

几招降低集体跳槽风险

前几天,好不容易久违的阳光又重现了,但王总的心却遭受到从商20多年来最寒冷的打击。在他面前,厚厚的一叠辞职报告:同样的辞职理由,同时递交上来。而昨天,这些人都还在自己的案头埋头工作 ,一点都看不出“叛离”的痕迹。

一旦出现集体跳槽事件,一方指责员工不忠,一方指责老板不义。孰是孰非很难定论,但一个人的离职,可能会使企业损失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但一帮人的离职,则可能会让企业几乎瘫痪。而且有时候,也不排除对手企业挖墙脚,用高薪,或其他更好的条件来挖团队。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还是需要制订制度来制约,可以降低集体跳槽的风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制度的关键是加强知识资源管理。像产品研发等,不要控制在某个人的手上,同时加强储备人才的培养,一旦当事人走了,后续人照样可以跟上。

实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企业的战略规划,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企业的薪酬政策中,可以将员工薪酬的一部分作为培训费用。这样当员工薪酬水平越高或在职时间越长时,培训费用的积累就越多,员工的培训机会就越多。这种政策保证了骨干员工和稳定员工的培训优先权。此外,不要永远把优秀员工放在打工者的位置,要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利润转股、期权、赠股、折价配股、分公司参股等形式,转变优秀员工的身份,让优秀员工做“小老板”,你才能长期做“大老板”。

签订保密合同。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企业的权益。企业应与员工签订各种保密协议,以保护自身利益。当员工违反协议内容时,企业可依据该合同申请司法保护。这类合同通常包括两种形式:不披露协议和竞业避止协议。前者明文规定员工在职期间发明的所有权归企业所有,员工无论在职期间或离职后,都不得违约泄露或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后者是指一定的范围和期限内,通过相应的法律、政策使离开用人单位的员工不得利用其所获得的商业秘密,为自己或他人经营本公司业务提供便利,谋取利益。



来源:中国日报

职场百味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职场百味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