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让职员心情“阳光”起来

让职员心情“阳光”起来

     着装很随便,脸妆很隆重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对工作倦怠的现象:动不动就生气,害怕上司,不想和同事打交道,完不成工作指标……想想也是,现代人工作节奏紧张压力大,心情自然也会烦躁不安。
    
     可是,出了问题怎么解决呢?别急,正在成为国际企业界和管理者热门话题的“教练技术”,就专治这种“疑难杂症”。听名称就可以知道,这个“教练”衍生于体育界―――它并不具体教你怎么做,而是专门通过改善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提升其效率。就像足球场上的教练一样,企业教练也许会告诉你:你“踢”得很棒!但他并不会在比赛中替你“传球”或“射门”。
    
     日前,记者采访了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的教练,捕捉到了不少有趣的心情故事和教练案例。找找看,里面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
    
     改变态度
    
     为自己的态度负责
    
     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外面和别人打架,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地跑回家。要是在中国,父母要么恨铁不成钢,让儿子再吃顿“生活”;要么马上找到对方家长理论:“把你们小囡管管好!”换到了西方,父母会问儿子:“你想怎么办?”要是儿子想邀两个“死党”去报复,父母会接着问:“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你愿意为这样的结果负责吗?”他们习惯让小孩自己做决定,但前提是小孩要清楚结果,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肩胛”。
    
     一样的道理,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事,关键你要学会“面对”,具体采取什么态度未必是第一位的,但你要清楚自己的状态和选择,为自己的态度负责。
    
     有一次,汇才公司总裁黄荣华在香港听一个演讲。内容精彩,会场里鸦雀无声。谁知正好听到节骨眼上,一阵刺耳的相机倒胶卷声在她旁边“钻”了出来。“这个人怎么这么可恶,居然不懂礼节?”黄荣华边想边扭过头,很愤怒地盯着那个人。只见那个人一脸“尴尬相”,这让她突然有所触动:“我给这个声音赋予了一个看法,反而弄得我自己不开心。其实,我再怎么生气,那个声音只是倒胶卷的声音而已。”所以,不开心也好,状态差也好,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选择的。“你可以选择拒绝,但你要清楚自己在拒绝,要清楚它的后果。就像歌里唱的,‘所有问题都要自己扛’。”
    
     放弃固执
    
     提高聆听能力
    
     有一位李小姐,特别不喜欢同一个办公室的刘先生,平时总是避免跟他合作,甚至,一接到找他的电话就说人不在,弄到后来,“一见他就讨厌,想想辞职算了。”
    
     在一次教练活动中,教练和李小姐有了这样一次对话:“你喜欢吃榴莲吗?”“不喜欢。”“那吃榴莲是不是错了呢?”“哦,当然不是。”教练“乘胜追击”:“你有没有发现,你不喜欢某样东西不等于那样东西不对?你可以不喜欢那个人,但并不妨碍你和他一起工作呀。”“哦!”李小姐一下开窍了。
    
     为什么人会变得固执?聆听能力下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固执的人和别人沟通时,听到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就像李小姐,只要刘先生一过来搭话,她马上就会在脑子里跳出反驳的观点:“他又来烦我了。”“他找我肯定不是好事情。”没有了仔细聆听和分析,你就会形成永远无法看到、也无法突破的盲区,这时,固执就成为人性中的弱点。
    
     减少恐惧
    
     对恐惧感说“no”
    
     有一位公司经理,生意上遇到了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他想找另一位老板合作。不过,以前他和那位老板打交道时,人家好像对他的生意不怎么感兴趣,也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找他?不找他?被他打发走怎么办?”这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让心生恐惧的经理茶不思、饭不香。
    
     教练听完这位经理的叙述后,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对方还不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根本不知道你要和他合作呢―――你都已经替他决定好了,那还谈什么后面的事?”在教练的鼓励下,这位经理终于“壮起胆子”去找老板谈了,结果谈得很好,一笔生意就这么成了!
    
     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是“自己被自己吓住”了。大家常常会给自己做些假设:我做不好怎么办啦?做不成功太“坍台”了吧?看样子这桩事情要“黄”了吧?这种内在的恐惧,阻碍了人的潜力发挥。教练就是要帮助你把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把阻碍减到最低。如果把一个懂英语的大学生和一个不懂英语的6岁小孩一起送到美国去,半年后,谁的英语口语说得更好呢?小孩子!为什么?因为他对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心,才不会因为担心自己说不好、让人笑话而心存恐惧。
    
     增加信任
    
     不要“独自领跑”
    
     黄先生是某公司的营运经理,论个人能力,没的说,业务上的技术问题样样难不倒他。可就是因为这一点,他喜欢事必躬亲,下属稍做得不好,他就会一手包办:“算了算了,与其纠正别人,还不如自己把事情做掉了爽气。”渐渐的,经理室门前开始变得“门庭若市”,下属们排着队来“早请示、晚汇报”―――把他累得够呛!
    
     教练和他一“过招”,明白了:原来蔡先生总是对下属不够信任,“放心不下别人,自然就会做孤独的‘领跑者’。”后来,教练让他参加了一个爬木桩的游戏,结果直爬得黄先生热泪盈眶:“我们组里面,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女孩子把保险用的绳子递给我,对我说了4个字:‘我相信你。’可我平时在工作中……”
    
     所以,做职员要摆脱恐惧,相信自己;做领导更要信任下属,充分挖掘团队成员的潜能。自己的得失可以看得很淡,但团队的成长却要看得很重,这才是领导者的“大智慧”。据说,黄先生的办公室门口有时依然“人头济济”―――不过现在,下属们常挂在嘴边的,不再是“您看怎么做好?”而是“我觉得应该这么做……”
    
     做一名“阳光”教练
    
     经过教练技术的“熏陶”,你的心态自然会大不一样。不过,要是掌握了教练技术的精髓,没准你也能试着做一名好教练,让别人的心情一起“阳光”。要知道,专职的企业教练在国外可是一个热门职业呢!比如在美国,教练就和会计师、律师一样,是个金饭碗,每小时收费几百美元实在不稀奇……教练过程的4步技巧
    
     1.厘清目标。就是要让被教练者清楚做事的真正目的。比如你想去北京,要是你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你很可能买了飞南京的机票。就算到了南京再转飞北京,时间、金钱、精力,全浪费了……
    
     2.反映真相。这就是教练的“镜子”作用。镜子不会教你怎样穿衣打扮,但会让你看到自己打扮成什么样了。就好比你想去北京,但你不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明明你在深圳,却以为自己在广州,那你就不会去乘深圳飞北京的航班,也永远搭不上广州到北京的航班。
    
     3.改善心态。就像前面说的,教练技术管不到你的具体工作内容,只管得到你的心态调整。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对它的态度。教练就像催化剂,帮你调整心态,去实现目标。
    
     4.目标行动。当你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打扮和自己想要的目标不同时,你自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教练就会帮你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让你挑战自我,挖掘潜能。
    
     教练的4种能力:
    
     1.聆听从对方的叙述中了解他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
     2.发问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挖掘自我盲点,发现他的潜力所在。
     3.区分让对方更加清晰:哪些行为是对自己的目标有用的,哪些属于“添乱”之类。
     4.回应发挥镜子的反射作用,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