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正职与副职的角色关系话题(5)

正职与副职的角色关系话题(5)

     为了更好地承担“储君”职责,副职需要对组织的情况非常熟悉(以便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迅速承担起正职的职责),必须有权利知晓任何事关整个组织的信息。在组织设计时,将副职作为正职的法定参谋,对副职有效履行“储君”职责非常重要。
    
     为了使这种体制有效运营,首先要制定明确的规章,确保所有重要事项副职都能及时表达意见;其次,副职要积极认真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认为自己没有决策权,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后,正职也应虚心听取副职的意见,让副职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在这种体制下,副职的任免应由正职提议,上级批准。同时应选择最接近正职岗位要求的人担任副职。因而在岗位要求上,知识技能方面正职与副职基本一致;解决问题方面正职比副职稍高;承担责任上正职比副职高许多,薪酬上,正职应获得比副职高出一大截的责任报酬。副职设置以1个~2个为宜,不应超过3个。超过3个,“储君”的意义就不明显了。(军队中副职设置一般1个~2个)
    
     这个体制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正职认为副职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不是以培养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副职,而是处处提防和打压。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在企业中树立“先到者优先”的文化,即两人都符合一个岗位要求的情况下,不能因后来者在各个方面比先来者优秀,就要求先来者将岗位让给后来者,除非对先来者有了更好的安排;其次,制定奖励发现、培养优秀副职的政策。
    
     2-a和2-b是这种体制中的两种可能情形,前者副职是专职(如美国联邦副总统),后者副职还担负具体的职责。在企业中,2-b更为常见,副职同时承担正职参谋和执行人员的角色。参谋和执行角色对人的能力特点要求是不太一样的,同时做两类工作对副职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作为“级别”的副职
    
     很多时候,特别是副职被大量设置的时候(如设置几十个副总裁),副职设置是从“级别”的角度考虑的,意味着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在企业中,正职的岗位只能有一个,但副职理论上可以有无穷多个。一个重要的岗位可以安排副职(公司内重要部门的负责人是副总裁),一个资深的人员可以给一个副职(做了很长时间的部门经理是副总裁)。极端的例子出现在证券经纪公司中,任何一个交易员如果业绩达到一定的水平,都可以获得副总裁的职位。
    
     作为“级别”的副职设置还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有的设置中副职有信息知晓或参与讨论重大事项的权利,类似于参谋。有的设置中则没有。(如3-a和3-b所示)不论何种情况,作为“级别”的副职,与正职在岗位要求、薪酬上是完全不可比的,更多的是“技术职称”的含义。
    
    
     有一些公司考虑到对外宣传和业务的需要,也大量设置“级别”副职。常见的有,一个小公司,里面的人不是总经理就是副总经理;很多国际咨询公司,任何一个地区办事处的负责人都是全球副总裁。这种应用的风险在于,如果被称之为“副总经理”的人不行的话,客户会质疑整个公司,相反,如果名叫小一点,风险倒会小一些。
    
     大部分企业、大部分情况下,副职的设置不是单纯的某种定位,而是混合使用。总经理经常出差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的副总经理,却常常设置有“储君”角色的副总经理。几乎所有有上几年历史的企业,都有作为“级别”待遇的副总经理职位。管理层级越高,设置“级别”角色副职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上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了。管理层级越低,设置“储君”角色副职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正职非常有可能被提升。在一些超大型公司中,如联想,华为,有常务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副总裁、助理总裁。助理和副总裁更多是纯粹“级别”意义上的副职,稍微大一点的部门总经理就可以获得助理总裁的任命,时间长一点就能获得副总裁的任命。高级副总裁则通常是总裁的法定参谋,常务副总裁一般在1个~2个之内,是典型的“储君”角色的副职。
    
     副职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力资源工具,设置得好,能充分激励员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如果设置得不好,则会损伤工作积极性,导致“窝里斗”。而设置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以上三种基本角色,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人和岗位灵活交叉使用。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