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管理心理学 - 一个外企员工的感受

一个外企员工的感受

     通常,人们认为外企是大家普遍向往的地方: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环境优越,各项制度完善。最近,和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聊天,他却是一肚子牢骚。
    
     小张去年刚毕业,当时一心想去外企,又体面,收入又高,还能有很多的锻炼机会。当终于如愿以偿被一家知名外资企业录用,他十分兴奋,踌躇满志、摩拳擦掌,打算好好地干一番事业。由于他在学校读研究生期间就跟导师做了很多项目,所以适应得很快,每次交给他的任务,别人可能10天才交活,他3天就干完了,并很快通过了验收。有时候,项目时间追的紧,别人没干完的活也都交给他干,他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常常在公司加班加点,干到后半夜甚至第二天凌晨,节假日期间也是随叫随到。他很快以能干、肯干出了名,其他项目组忙不过来的时候也经常找他帮忙。
    
     开始,他觉得能够得到公司的重用,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很受鼓舞,多干一些、累一点儿也都不在乎。几个月之后,小张觉得有些不对劲。明明他干得最多、最快,可是工资和别人一样,项目奖虽然略高于别人,如别人拿500,他拿700,可多出的200元远远抵不上他付出的超额努力。而且,他从其他项目组成员的言语、行动中也明显感受到了他们对他的排斥与不合作。当主管分配新的项目任务时,别人都在磨洋工,永远都是“还没完呢”、“还差点儿”,似乎在示意:你不是能干吗,到时候你全干了吧!他觉得很不公平:我干得多,既不升职,也无相应回报,还受排挤,何苦找不自在呢?反正是公司的事儿,也不是我自己的事儿。他也开始磨洋工,不再加班,不再起早贪黑,能拖就拖。
    
     我后来了解到,在小张那家外资企业,核心力量是外籍员工,他们拿的薪水高,也是出设计方案的主导力量,拿项目奖金的主要部分。从职位层级来看,层级越高,拿得也要多一些。这样分配下来,项目组中的普通中国员工只能拿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我问小张,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你有没有可能成为核心设计人员?你以怎样的业绩才能升职?小张说,技术上通过努力还可以在一些项目中成为主导力量,但由于没有海外经历和学历,他的回报不会有太大改变;至于升职,就是看人为因素了,领导喜欢提拔谁,谁就能升职;像我们公司刚进来的一个人,一点儿业务都不懂,给他派什么活儿都不会,顶多给项目组成员大大下手,可他来了几个月就和项目主管同一级别了,工资跟着涨,项目奖金拿得多,还跟老总到欧洲去考察了一圈儿,你说这是什么理?
    
     了解到小张的情况后,我觉得这家外资公司其实只需要两类人:外籍员工为核心人员,大约占20%,是公司极为重视的一部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付出和表现同公司就薪资、福利、待遇等问题进行谈判或讨价还价,通常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中国员工在外围起辅助和配合作用,大约占80%,即使一小部分人表现突出,也只能处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他们的谈判能力也较弱。由于中国员工整体的重要性和职位层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不满并没有引起公司的重视,公司不愿花费精力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在项目中的贡献制订相应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回报机制,更没有把他们的业绩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甚至面对较高的员工流失率也似乎是听之任之。
    
     客观来讲,这家外资公司在国家法定的福利、各种假期、一些员工福利(如会员卡、电影票、定期体检等等)方面做得都还不错,工作也较有体面性和优越感,但缺少了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职业生涯规划,使得进来的人最终分流为两类:或者看中了外资公司的名气和实力,进来“充电”,等把东西学得差不多了、个人经历又增加了砝码,很快就跳槽到收入更高的其他企业,做很好的位置;要么就是没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间久了也了解各种内情和人际关系,直到怎么偷懒、怎么混日子、怎么少干活不少拿钱,留下一堆混日子的人。
    
    



管理心理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管理心理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