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功创业网 - 投资学 - 英国专家揭示中国股市走熊真谛

英国专家揭示中国股市走熊真谛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市场所特有的非流通国有股问题。这一问题弱化了企业治理,并因此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由于私人投资者不能取得这些公司的控制权甚至多数股权,股东积极性不足,不能向管理层施加足够压力,要求他们专注于企业的盈利。而且,因为每个企业的生存都事关国家的利益,管理层几乎没有控制预算的动力。股东监督不力甚至使一些管理人员有可能侵吞企业资产。
    
     第二个因素是监管环境较差。过去,定价制度不透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操纵股价行为。此外,会计制度不严格使管理人员得以隐瞒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这些因素极大削弱了人们的信心,以至在中国的巨额储蓄中,只有极少部分投资于中国股市。中国人存在个人银行账户中的个人储蓄约合1.4万亿美元。
    
     政府新措有力 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令人鼓舞的是,政府最近显示出了克服这些困难的巨大决心。最重要的一步是,政府去年4月出台了一项全流通的计划。
    
     在管理方面,新立法赋予了中国证监会更多监管权力,股东也被赋予更多检查账目和起诉行为违背公司利益的管理人员的权力。而且,为了进一步保护股东利益,中国于一年前开始筹备设立一个用以赔偿投资者因券商破产所遭受损失的基金。
    
     证监会也在努力确保新公司上市的程序更加客观,以便将来只有发展健康的公司才能在国内市场上市。在鼓励更多企业投资股市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国有企业已被允许进行股票投资,银行也被允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红利税率已经下调,政府正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中国股市走弱与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是互为因果的。如此众多中国公司表现不佳这一现状在宏观层面上可以通过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加以改变;微观层面上的手段则是改善企业治理和管理。
    
    
    
    
    
    
    
    
     反过来,股市走强将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改善中国经济的表现。它将通过私人投资者向效率低下的管理层施加压力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资本的配置。在宏观层面,它不但能为中国人的储蓄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场所,使人们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果实,而且还能通过提高财富水平促使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但它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个因素是中国市场所特有的非流通国有股问题。这一问题弱化了企业治理,并因此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由于私人投资者不能取得这些公司的控制权甚至多数股权,股东积极性不足,不能向管理层施加足够压力,要求他们专注于企业的盈利。而且,因为每个企业的生存都事关国家的利益,管理层几乎没有控制预算的动力。股东监督不力甚至使一些管理人员有可能侵吞企业资产。
    
     第二个因素是监管环境较差。过去,定价制度不透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操纵股价行为。此外,会计制度不严格使管理人员得以隐瞒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这些因素极大削弱了人们的信心,以至在中国的巨额储蓄中,只有极少部分投资于中国股市。中国人存在个人银行账户中的个人储蓄约合1.4万亿美元。
    
     政府新措有力 发展前景令人鼓舞
    
     令人鼓舞的是,政府最近显示出了克服这些困难的巨大决心。最重要的一步是,政府去年4月出台了一项全流通的计划。
    
     在管理方面,新立法赋予了中国证监会更多监管权力,股东也被赋予更多检查账目和起诉行为违背公司利益的管理人员的权力。而且,为了进一步保护股东利益,中国于一年前开始筹备设立一个用以赔偿投资者因券商破产所遭受损失的基金。
    
     证监会也在努力确保新公司上市的程序更加客观,以便将来只有发展健康的公司才能在国内市场上市。在鼓励更多企业投资股市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国有企业已被允许进行股票投资,银行也被允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红利税率已经下调,政府正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中国股市走弱与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是互为因果的。如此众多中国公司表现不佳这一现状在宏观层面上可以通过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加以改变;微观层面上的手段则是改善企业治理和管理。
    
     反过来,股市走强将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改善中国经济的表现。它将通过私人投资者向效率低下的管理层施加压力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资本的配置。在宏观层面,它不但能为中国人的储蓄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场所,使人们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果实,而且还能通过提高财富水平促使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但它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新华网
    
    
    



投资学 - 成功创业网

成功创业网·投资学 © 2006 - 2011 版权所有